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
党的十七大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请问,为什么要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上海古浪路 吴英英
解答: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程伟礼
正如中国革命经历长期探索,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确立了“科学革命观”一样,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长期探索之后,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的话来说,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将有利于全党更好地学习和遵守党章,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明,取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与其他发展理论相区别,就是因为,它以“每个人的发展”为逻辑起点,而不是以一部分人的发展和另一部分人的不发展为目标,人的发展又是指每个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一切发展都必须依靠人民、一切发展成果都必须由人民来共享”的精神实质。
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科学发展观上。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命题,都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掌握了科学发展观,就掌握了理解这些重要战略思想的关键。具体来说,无论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还是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每一个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才能逐一实现;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新农村建设,是人的发展的城乡布局结构和自然历史环境;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生产力布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的发展的内在精神情操和道德底线。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也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得到了广泛认同。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进一步解决好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工业化现代化的建设实践告诉我们,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不能再继续走传统工业化道路,无论是资源结构、经济结构,还是产业结构,都必须实行战略性调整;无论是党的执政理念、干部的思维方式,还是相应的评价体系及社会管理模式,也都必须加以调整。以党章的法规形式,确立科学发展观对于党的全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地位,正是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政治举措,也是进一步提高我们党的整体执政能力、领导水平、思维方式和干部作风必要的重要条件。这一举措,有助于树立理性思考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尊重民意的民主精神,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将这一战略思想从理念转变为体制、机制、制度、政策和法律,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修改后的新党章中写入科学发展观,将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应当包含以下四大指标:经济指标,包括GDP、政府财政收入、人均收入等;人文民生指标,包括居民失业率、居民安全感等;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政府负债率、企业破产率、资源产出率、城市单位面积GDP产出率等;生态环境指标,包括公众对环境满意率等。这四大指标突显出人文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新党章中写入科学发展观,还有利于把发展动机与发展效果统一起来,有利于健全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机制,有利于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