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 > 正文
 
对生态影响很小 蜘蛛蚂蚱现身嫦娥发射塔架
2007-10-26 14:49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10月25日傍晚,记者获邀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触摸把火箭释放上天的发射塔架。冲天的火焰把发射平台上的深绿油漆熏得乌黑,激动人心的卫星发射后,这里是怎样一幅景象呢?

离塔架近的灌木长不高

徒步在刚刚立下功勋的3号发射塔架前,记者仔细观察着这座刚刚立功的“钢铁巨人”。塔架在火箭发射后不久就进入了闭合状态。10月24日完成点火任务的塔架平台已经被烧灼成黑色,只留下斑驳的深绿色油漆。而平台下用于灭火的橙色水管大部分也变成了黑色,上面的喷水小孔清晰可见。塔架下还有一些水迹,这是前一日消防车和消防水管灭火时留下的痕迹。

塔架旁边,巨大的导流槽内隐约可以看到水的痕迹。火箭发射时,人们看到的白色浓烟就是从这里冒出来的,那是火箭燃烧的热量遇到导流槽内的水之后瞬间产生的水蒸气。“几百吨的水一下子就蒸发了。”几位身穿橙色工作服的塔架勤务工作人员列队正从塔架前经过。

“哎,蜘蛛!”记者忽然从塔架上发现了一只吊着的彩色蜘蛛。铁架角落里,偶尔还能发现蚂蚱等小虫子。“我们现在发射,对周围生态的影响已经很小了。”这位工作人员指着塔架右边的小山坡说:“你看,那片浅颜色的灌木,就是因为和塔架离得太近,所以总是长不高。和周围的灌木相比,颜色会浅些。

18时05分点火没有延迟

“火箭一二级在火箭升空后150秒左右就分离了,目前,一二级火箭均以落入事先规划的区域,而三级火箭落地还需要一段时间。”发射中心试验技术部总工程师程静告诉记者。据记者掌握的信息,第一级火箭坠落在了贵州省,第二级火箭坠落在台湾东南的太平洋上。

对于部分媒体报道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推迟了4.6秒,程静说,他当时在发射中心内的指控中心。“我觉得应该是准时的,我不知道媒体说的推迟时间是指点火还是指起飞。从火箭点火到火箭起飞,本来就应该有3秒左右的间隔。”

稍后,记者联系了当时宣布“点火”命令的发射中心“01”号指挥员李本琪。他告诉记者,当时“点火”命令是准时下达的,并没有延迟。

程静和李本琪都是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时刻的现场亲历者。虽然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这次发射对他们来说还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压力很大,但是要把压力转化成动力。”程静说,从箭星分离的那一刻起,发射中心的直接工作就告一段落了,但自己现在还处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中。“我们还要进行数据处理,不能说火箭发上去了,我们就不管了。”

塔架正在紧张修复中

那么,火箭发射后,有没有对塔架本身造成破坏呢?程静介绍说,目前,发射中心正在进行发射损毁统计和撤收工作,对塔架等进行逐项检查,看哪些地方需要重点修复。

事实上,火箭发射并不会对塔架造成严重的破坏。“火箭发射时,可能会给那些容易受到冲击震动、烧蚀的部位,比如发射台、门窗等带来损坏。但损害并不严重。”程静说,现在进行塔架损毁情况的统计,是为了下一步发射做准备。据了解,下一次发射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度进行。

(编辑:王晶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