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学者:实现全民富裕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2007-10-16 14:35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0月15日报道: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的宗旨是千方百计的增进全中国人民的“福祉”。按照这一宗旨,中国共产党将建设和谐社会作为2020年要实现的执政目标。

也就是说,2020年前,将加大力度消除阻碍社会和谐的“障碍和挑战”。国内主流学者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政策出发点是基于对“民生”的重视,尤其是确保贫困者过上富裕的生活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接受《中国日报》的专访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副秘书长汤敏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创造就业和重视民生应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些措施有助于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而在我看来贫富差距是对社会和谐的最大威胁。”汤敏说,今年8月调到基金会任职之前他是亚洲发展银行中国代表处的首席经济学家。

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郑功成认为,始终不忘实现全民生活富裕的目标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他认为民生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国力还很薄弱,生活富裕主要意味着丰衣足食。但是,在中国经济保持了近30年的年均10%的经济增长之后,民生的定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丰衣足食了。

“至少基础教育应作为全民性的福利。”郑功成说。

郑功成的建议与汤敏的团队最近关于重新定义贫困和贫困线的提议不谋而合。在上月发布的中国反贫困报告中,约30位经济学家建议政府提高贫困线的标准,同时将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基本支出考虑在内。

初步估计中国的贫困线应是1100元左右,其中包括年均教育和医疗支出,而不是目前683元的标准。目前的标准只能保证居民全年最低生活保障的衣食支出。

根据这一标准统计,中国的贫困人口有大约8500万;官方的统计数据是2300万(用官方标准统计)。“我们应确保这些人能够享受基本的教育和医疗”,汤敏说。

他还强调说,国家已经具备了重新定义贫困线能力。

郑功成同时建议,领导层应纠正用于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无经济回报的观念。

“恰恰相反,这会带来长期的社会效益:把贫困者转变为潜在人力资本,化贫穷为贡献,从而促进社会稳定。”郑功成说。“实现社会和谐需要这种良性循环。”

1978年起,中国就开始采取一系列消除贫困的措施。1980年,中国的贫困人口约2.18亿,现在,这一数字下降到2300万,主要生活在山区和边境地区。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中国70%的农民都已被纳入合作医疗保障体系。但是,平均每个农民仍然需要负担一半多的医疗费用。

郑功成和汤敏认为领导阶层应采取更为具体的措施以确保有碍稳定的因素消除,比如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这会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尽管按实年计算,在过去三年中农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6%,但城乡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扩大。而且今年上半年,由于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这一增长率达到了13%,达到了1995年以来的最高点。

据一些研究机构估算,今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将达到0.47。基尼系数作为国际公认的衡量收入平均程度的指标,以0.4为贫富差距过大的警戒线。198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3,2002年为0.45。

“贫富不均显而易见,应该立即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汤敏呼吁说。(《中国日报》记者 付敬 编辑 张峰)


   
友情链接: | 人民网十七大报道 | 新华网十七大专题 | 央视国际十七大专题 | 中国网十七大专题 | 搜狐喜迎十七大 | 新浪十七大专题 | TOM十七大专题 | 腾讯迎接十七大 | 网易十七大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