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喜迎十七大]淮河蒙洼告别“水进人退”
2007-10-12 17:09

王家坝镇保庄圩内71岁的郑洪堂老人在家里修补渔网(9月27日摄)。位于安徽省阜南县的蒙洼蓄洪区是千里淮河第一蓄洪区。2003年淮河洪灾,蒙洼蓄洪区曾紧急转移受灾群众近2万人,家园变泽国、举家迁移、帐篷连片的景象让人难以忘怀。几年来,国家投入资金、精心规划,在蒙洼内以乡镇为中心建立了4个保庄圩,并整修加固了136个四周有石头护坡的庄台,将原来居住在蒙洼内低洼区域的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2007年夏天,淮河流域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蒙洼蓄洪区再次分洪。在此次洪灾中,国家修建的保庄圩和庄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居住在这里的群众生活稳定,告别了“水进人退”的迁移之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十七大报道 | 新华网十七大专题 | 央视国际十七大专题 | 中国网十七大专题 | 搜狐喜迎十七大 | 新浪十七大专题 | TOM十七大专题 | 腾讯迎接十七大 | 网易十七大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