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西山兵学论坛”风生水起
走向一线的集体调研,为军事科学院科研转型拉开了序幕。
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步伐同频共振,军事科学院努力构建着具有我军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充满发展活力的新型军事科学体系。因为军事科学院地处北京西山之麓,军事学术界把这一新型军事科学体系称作“西山兵学论坛”。
近年来,“西山兵学论坛”风生水起,分外活跃。军事思想、国家安全战略、军事历史研究成为国防和军事决策的重要前提和依据;战役战术、联合作战指挥和军事训练转型研究的重心实现了向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跨越;军事斗争准备问题研究针对战略筹划、作战指导、国防动员准备、力量集成等重大问题展开论证;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研究,锁定思想政治建设、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体制编制调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建设、依法从严治军、装备建设和发展、综合保障等重大问题重点突破;世界军事研究为全军掌握世界军事发展趋势、了解外军发展动向、推动战法创新提供着知彼知己的“参照系”。
说起“西山兵学论坛”的贡献,专业人士无不交口赞叹。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家机关和军委、总部把“领导干部国防教育教材”“体制编制问题研究论证”等系列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赋予了军科。
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军事理论研究仿佛一场永无休止的博弈。“西山兵学论坛”发出的声音,犹如当今时代的“大国策”和“隆中对”。
③军事理论专家走进中南海
军事科学院专家的望远镜里,充满着未来的风雨。他们的书桌上,总是摆放着今天的考题、明天的试卷。
近年来,全院致力于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研究,把科研重心聚焦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等重大课题,着力增强科研成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相继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在建军、作战、管理、保障等研究领域,军事科学院注重核心概念、核心理论创新,提炼出“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军队现代化科学发展”、“军队建设的战略管理与战略筹划”、“机械化条件下的军队训练转型”等一批内涵丰富、定义准确的科学新概念。
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及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战略对策等重要研究领域,专家们推出了《当代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形势和应对思考》、《大国崛起和发展中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强军战略》等重大研究成果。仅今年以来,就有9项科研成果受到军委、总部的重视和表彰。
从“跟进式研究”到“先导式预研”,军事科学院的专家们“登船头而晓天下”。“十五”期间,他们创造了百余项重大科研成果,为军委总部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咨询。
2003年以来,军事科学院有8位军事专家走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介绍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和我军建设发展的最新成果。他们是钱海皓、傅立群、罗援、江英、黄星、陈力、齐德学、黄迎旭。
观念转型:从“机械化”到“信息化”
在军事科学院,一座现代化的“战争实验室”吸引着记者的目光。
这座建立在高技术平台上的“战争实验室”,让我军作战研究从谈兵论剑式的智慧思辨,走向计算模拟式的科学实证。
这是标志着我军军事科研人员从“机械化思维”到“信息化思维”观念转型的一座里程碑。
④“战争实验室”用数据说话
过去,军事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军事科学不能够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中发现和验证。我军传统的军事科研大多遵循“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规律进行定性分析,对于军队的作战理论、训练水平、组织体制等是否适应未来战场需求,很难做出定量描述。
进入信息化时代,建设具有信息化战场环境仿真和体系对抗评估功能的联合作战实验平台,成为军事科研的当务之急和长远大计。军事科学院一马当先,运用高科技手段打造出我军第一座“战争实验室”。
战争能否打赢,先用实验说话、用数据回答。记者看到,在“战争实验室”中,兼通军事指挥与信息技术的专家学者,把战役虚拟作战空间的对抗和厮杀,都变成一组组数据,从作战编程到作战方案,都在数字化的仿真模拟中经受着缜密的计算检验和动态的推演论证。
这一手段的运用,不仅可以使新的军事理论得到验证,而且也使军事活动的精确性和针对性大大增强,甚至让古往今来军事家向往的“先胜而后求战”变成现实。近年来,“集团军作战能力量化分析系统”、“作战推演信息支持系统”等都在实际应用中收到良好效果,已经有22个模拟论证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在研究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作战仿真、对抗推演、战略评估等手段将很快投入多课题综合模拟论证。这些课题的展开,将更好地为我军高层决策和指挥提供管用、先进、可靠的实验数据和模拟结论,为未来军事斗争提供科学量化分析依据,为打赢未来战争提供崭新的决策支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