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这里是新华网推出的全国两会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第十届人大代表、红嘴集团总裁卢志民与网友们进行交流。卢总您好!首先,我代表新华网的网友,对您的来访表示欢迎和感谢!您这次赴京参加全国两会,不知道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最新的会议精神?
[卢志民]今天我到北京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心情特别的激动,主要是看到城市和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已经连续三年当选为人大代表,每次听完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非常激动,为祖国的变化感到骄傲!因为中国富强了,我们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地位得以提高,中国人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给中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主持人]一提起“红嘴”大多数人都觉得特别的陌生,关于红嘴地名的由来,好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卢志民]我们红嘴只是一个东北的小屯,小屯就是过去所谓的“生产队”,是非常小的概念。之所以叫做“红嘴”是因为很早很早以前,这个屯子很穷,突然有一年收成特别好。因为以前有一座山,山上都是红土,有一年突然就迸发出了红光,结果那年的收成特别好,农民的日子也特别好!“红嘴”这个名字就由此而来的。
[主持人]红嘴集团是大型现代企业集团,涉及的产业领域非常多,首先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红嘴集团的情况?
[卢志民]红嘴过去是非常贫穷的“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红嘴白手起家开始办起了工业,按照我们自己的说法就叫“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从白手起家到现在的规模我们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1990年,我们屯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1亿元,当时就被国家评为“红嘴第一屯”。
[主持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中,总理提到,2007年要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您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有什么建议?
[卢志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为“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确定了发展方向。我国有8亿多农民,他们就占了80%人口,如果这8亿多农民不富强,那我们也不可能很快的富强起来。所以我非常赞同国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我们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实力,有了钱以后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卢志民]我们农村关键就是要靠自己,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我从1979年开始办工业,到1989年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红嘴”实际在16年前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对我们来讲早就已经实现了!红嘴通过发展工业,在工业发展了以后在发展农业,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红嘴当时在四平市是功能比较齐全的村,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经济实力,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只是一味的“等、靠、要”,这个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建设不成的。我们的企业现在越做越大,红嘴的家企业现在已经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了,06年我们上税三亿零二百二十八万。
[卢志民]现在很多城市人到我们红嘴去,我们也不能来一个就要一个。过去这个观念是转变不过来的,现在城市人到红嘴去,为自己能在红嘴找到一个工作都特别自豪,所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所以能够超前建成,是因为我们红嘴率先发展了农村的城镇化和现代化。也就是说,农村超过了城市,圆了几代农村人都不敢想的梦想,当然这是和党的领导与支持分不开的。
[主持人]红嘴集团在建设新农村道路上,与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运作模式?
[卢志民]其实我们在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是大胆的尝试,我觉得城市人能过上安逸、舒服的生活,我们农村人为什么就不能做到呢?城市人能做到的,我们农村人也可以做到。现在我们红嘴就做到了这一点。整个企业已经进入到了国家前500强,向国家交了3亿多的税,人均收入达到了2万元,现在有的城市可能也达不到这样的标准。
[主持人]有不少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创新发展模式,走循环经济之路,走绿色经济之路,在农民增收上下功夫,对此说法您怎么看?
[卢志民]现在国家提出了新的说法叫做“绿色GDP”,这就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办企业了。过去我国对这方面可能关注的不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很大的隐患,造成了无法挽救的损失。对此事情有关的经济学家已经提醒了相关部门,现在国家也非常的重视。红嘴集团现在也对这个问题非常的重视,办企业的同时要办到“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上环保设备、同时环保达标。如果办不到这个“三同时”,企业就不能达标,我们红嘴集团所有的企业都已经达标了。
[主持人]红嘴集团规模庞大,人力资源管理上一定下了很大功夫,在人才引入、使用、培训上有什么可以向别人推荐的经验?
[卢志民]红嘴集团能有今天可以说是人才济济的结果,我们企业之所以能够飞速发展,经过20多年的时间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可以说是离不开人才的!一个国家的贫富强弱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说和国家人口素质的高低有关。美国之所以经济实力强大,就是因为人口素质相对比较高。我们红嘴地区现在的农民已经完成了三个转变,一是完成了由过去贫困村落向现在社区的转变;二是完成了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加工业的转变;三是完成了由传统农民向现代企业工人和城市市民的转变。有很多大学生和部队转业干部都加入我们,他们在我们红嘴集团有了一定的用武之地,有了企业的责任感而没有疲惫感。他们在红嘴集团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红嘴集团用人向来不挑员工的毛病,我们非常重视员工的长处。所以红嘴集团之所以能够飞速发展,主要是归结于这些人才。国家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高素质的企业家。
[主持人]红嘴集团在员工的培训方面,您有什么具体举措呢?
[卢志民]我们红嘴集团和学校联合办学、定向培训,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到我们红嘴集团工作,从而达到人才不短缺。同时我们把自己的子女送到最好的学校去读书,让他们能够上大学,给他们提供很好的待遇和资金支持,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回到红嘴继续为我们的家乡服务。
[主持人]红嘴集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有什么具体体现?
[卢志民]我经过了二三十年的打拼,省委省政府树立我们红嘴为当地的红旗单位,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担子就更重了。吉林省作为国家的一个农业大省,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认为是一个很新的课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建设一个班子,“农村给钱给物,不如建设一个好的党支部”!所以省委省政府能够给红嘴集团平台,我们感到很欣慰!
[主持人]对于农村推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您怎么看?
[卢志民]红嘴集团是以冶金制造、轻工食品、粮油加工、水泥建材、包装印刷等五大产业为主,集白酒、水泥、油脂、饲料、餐饮等多产业于一体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集团前身是吉林省四平市郊外一个贫穷落后的生产小队,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带领红嘴人在黑土地上办工业,1984年成立了吉林省第一家农工商联合公司,1994年组建红嘴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红嘴率先完成了工业化,实现了城市化,迈向了现代化。比如说红嘴集团的啤酒厂是吉林第一大啤酒厂,红嘴酒精厂是吉林的第一大酒精厂、红嘴的沙冰饮料也办的非常好,打开了北京的市场等等。我们红嘴的农民再不是原来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现在农民的年收入有的是几万甚至几十万。1995年我们红嘴集团的啤酒厂和英国某公司合作,当时投资的时候是英国在华的最大企业,当时合资的时候我们非常的高兴。
[卢志民]那个时候英国人占了55%的股份,而红嘴集团只占了45%的股份,我们出任董事长,他们出任总经理。当他们来红嘴工作了两年以后企业连年亏损,两年亏损了将近2个亿。那我们红嘴集团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说红嘴集团是亏不起的,不能再这么亏损下来了,必须要盈利!红嘴集团通过不断的尝试,逐步的发展起来。这让我们认识到只要我们充满信心,不断努力,就能够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主持人]红嘴是从一个小屯子发展成现在的工业化集团,红嘴的职工收入情况怎样?针对职工的待遇等问题,红嘴有哪些具体的福利政策?
[卢志民]红嘴集团的职工退休以后每月有500元的退休金,子女免费入托,集团可以为考上大学的职工子女,提供资金让他们免费上大学。现在大家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了。
[主持人]据有效数字统计,红嘴集团公司去年总收入65亿,上缴国家税金3亿多;被省委、省政府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红旗。得到这样的荣誉称号,无疑也是对您工作的一个肯定,今年工作目标较去年是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呢?
[卢志民]省委省政府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对我这二十年来工作的肯定,我们农民办企业终于得到了政府认可。现在我国还有很多农民生活很贫困,我希望他们能尽快的摆脱贫困,能像我们一样幸福的生活。在红嘴集团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会回报社会,我们当地的学校在每年教师节的时候,都会给大家相当一部分的经费作为回报。现在红嘴集团的家属家家都有轿车,生活非常富裕。所以红嘴走过的路完全验证了国家政策的正确。我从一个农民变成了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可以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和外国人讨论经济、产品出口等等问题,实践证明我们红嘴集团一样可以做得很出色。红嘴过去有一大批的农民已经转变为企业管理者了。
[主持人]对于“十一五”剩下的四年时间,红嘴集团的发展蓝图您是否已经在脑里绘制好了?对于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期望?
[卢志民]红嘴集团去年生产总值65亿,今年突破了80亿,2008年争取突破100亿,到2010年“十一五”末期突破150亿。这组数字说起来谁都不相信,但是经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都变成了现实。红嘴集团现在的发展程度,可以说超过了其他大型的国有企业。红嘴集团现在要做强做大,不断的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和档次,争取尽快和国际一流企业靠拢,并且争取超越他们,谢谢大家。(来源:新华网 编辑:夏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