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成就面前不忘国情 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2007-09-26 17:10

 

  



昆山率先达全面小康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家里种了4亩庄稼,不交农业税还能领补贴,看病有合作医疗;农闲时和妻子外出打工,一年能挣个万把块,房子翻了新、还安了部电话机。45岁的山东沂蒙山区农民张竹山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很实在:“现在日子越过越有底,也更有盼头。”

张竹山一家的生活,是中国百姓生活变迁的缩影。党的十六大以来的5年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百姓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从低标准、不均衡,向着较高标准、逐步均衡发展——新进展增添新信心

小康,中国百姓的千年梦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已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又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和百姓生活改善的基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巡视员王文波说,中国经济已连续4年实现10%或以上增长,今年上半年增速为11.5%。经济增长年度之间波幅较小。“这种高位稳定增长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中国发展,世界瞩目。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1万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世界的位次连升两位,跃居第四。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事实上,在2006年,这一数据已经从2002年的1000美元跨入2000美元的平台。中国的小康从低水平,向较高水平迈进。

更重要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区域和城乡协调大大增强,尤其是在农村,2004年至2007年,中央连续下发四个“一号文件”,不但已有的支农政策措施得到完善和强化,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措施也相继出台:免除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家投资向农村转移……十六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6.2%的年均增长速度。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3.3%,创1995年以来同期新高。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百姓生活也划出了一条上升曲线。

2007年6月末,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6.95万亿元,比2002年底多出8万多亿元,买基金、入股市等投资渠道更加拓宽。

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越来越大众化。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2002年的22.8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超过27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的家用汽车数量从0.9辆增加到4.3辆,而北京市每百户城镇居民的家用汽车拥有量超过20辆。

“仓廪实而知礼节”。在钱袋子“鼓了”的同时,百姓也更注重文化和精神消费。旅游市场空前红火,文化消费成为时尚……小康,正在向更高的层次嬗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