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桥”女状元:希望以后能成为中文老师
[ 2007-08-23 09:06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19岁的王柔安一双大眼睛会说话,时尚的打扮和可爱的脸庞使她显得既成熟又纯真。

日前,怀捧着第六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一等奖第一名的殊荣,王柔安载誉回到印尼,与记者分享学习中文和此次参赛的快乐历程。

王柔安出生在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的一个华人家庭,祖籍广东。不过,到父母这一辈已不会中文,她从小在带有浓重爪哇岛口音的印尼语环境下成长。

2004年前后,青春偶像剧《流星花园》风靡东南亚,正在读高中的王柔安和其他少女一样被剧情吸引。没想到,为了能看懂剧情,王柔安渐渐喜欢上中文,耳闻目染下,她的中文有了长足进步。

2005年,王柔安参加了一个中文补习班,但觉得“不过瘾”,一年后她正式进入泗水彼得拉大学中文系,系统学习中文。

“因为想把中文学得更好,而周边的环境对于学习又不够,所以我决定进入大学主修中文,”王柔安说话时的语气让人想象出她作此决定时的坚定态度,而她身旁母亲赞许的眼光也表明了家人的支持。

嗓音很好的王柔安还喜欢唱歌等文艺表演,但这并未妨碍她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艺中汲取精华。

8月6日在中国长春举行的“汉语桥”决赛中,她以一曲京腔京韵的《前门情思大碗茶》博得满堂喝彩。“我很喜欢这首歌,旋律和歌词都让人着迷,虽然比较难,但比赛时老师和我都选择了它,”王柔安说,“我还喜欢《青藏高原》、韩红的《天路》等等。”对中国文艺的热爱,促进了王柔安中文水平的提高。

对于在中国参加比赛期间的收获,王柔安觉得太多,甚至都还没来得及整理。

“决赛前夕,长春理工大学的两位老师对我展开了强化训练,使我的中文又有了不小进步,”王柔安现在说话时字正腔圆,颇有小播音员的韵味。

“比赛期间,我和来自全世界的选手建立了友谊,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其实,大家都很棒,才艺表演都特别出色,让我明白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她说。

赛后,王柔安和其他选手参观了北京,其中包括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国给她留下了更深刻、更美好的印象。

由于获得比赛一等奖,王柔安同时获得了到中国攻读学位课程的全额奖学金,她希望在印尼大学毕业后,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到中国继续深造。

谈到未来的打算,王柔安似乎还没有具体计划,不过她说,“现在全世界学习中文的人越来越多,印尼也有很多人在学习中文,老师却很缺乏。我希望以后能成为中文老师,或做文化交流的工作。”(来源:新华网 编辑:肖亭)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