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长征”
胡可通是美国纽约曼哈顿大学的高才生,是美国CET哈工大项目的短期语言培训学生。哈工大CET项目负责人郭宁老师介绍说,胡可通已经是第二次来哈尔滨学习汉语了。他前一次来哈工大是2005年的夏天。
胡可通说他是个中国迷。除了2005年夏天来哈学汉语外,胡可通还多次到过中国,中国的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和旅游风景区他都去过。但最重要的一次旅行是在去年,当时,“中国正在搞纪念长征的活动,我对长征到底是怎么回事搞不明白,所以自己一个人跑到中国的瑞金,沿着长征的路线走了一趟。”胡可通笑着说,“我不是用脚走,而是在这条线路上乘车,每到一个重要地点就下车进行了解,最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到了延安。”
说到这次来哈学习汉语,胡可通说主要还是为了练习自己的听力和口语,但他也带来了自己的研究专题——“文化大革命史”。在研究这个专题的同时,胡可通对中国的文学也感兴趣,李白、杜甫的诗歌、鲁迅和巴金的小说都读过。对鲁迅的《药》胡可通印象很深刻。
通过学习汉语,胡可通对中国和美国进行过对比,“有一次,一位中国的朋友请我去他家里做客,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中国老百姓的家。朋友的母亲非常热情,做了一大桌子菜,桌上的盘子有好几层。”要是在美国,请朋友吃饭不会这样,“菜不会一次上一桌子,吃了再上,不会浪费。”因此,胡可通认为,中国人与美国的文化差异很大,思维的方式也不一样。
在与胡可通对话中,记者发现他的汉语除了部分汉语声调发音不很准确外,口语对话都很流利。但胡可通自己并不满足,每天要坚持写作业,还要学习20多个生字,“在这学习汉语可比在美国学汉语快多了!”
对胡可通来说,收获的也不光是听力和口语,饮食习惯也有了变化。“在美国,饿了可以随便吃。而在中国,吃饭要按时,不到时间不能吃。所以美国人吃得多,胖人就多。在哈尔滨,我早上基本上不吃饭,省下一顿留在晚上吃,因为我晚上要学习很长时间。”胡可通说。
喜欢汉字书法
“竹子”生活在法国,但“竹子”的法国朋友告诉记者她是越南人。
原来“竹子”的父母是越南人,在越战的时候,父母去了法国,所以“竹子”又成了法国人。
记者觉得“竹子”这个名字很特别,“竹子”说,她的越南名字的意思就是竹子,所以汉语老师给她起汉语名字的时候,就叫她“竹子”。
“竹子”的父亲是一名中学老师,母亲很少外出工作。“竹子”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在法国,我家属于普通家庭,但生活还可以。”
“竹子”喜欢汉语是源于对汉字书法的喜爱。“法文也有书法,但完全不同于汉字书法,中国书法有时候就像画画一样。”在大学选学外语课时,一位中国的老师建议“竹子”学汉语,一是“竹子”喜欢汉字书法,另外“竹子”老家在越南,对邻国中国的文化多一些了解,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竹子”和她的法国同学学习汉语一样,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他们在法国学的是国际贸易,现在中国的外贸非常红火,将来会越来越好。他们希望学好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在上海找到一份工作。”“竹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