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以海南中学高二学生身份直接考取美国大学,赵鹏毓率先走上了一条与传统求学模式截然不同的路。赴美求学一年来,他收获了与众不同的心得、感悟以及经验。
·初到美国:最先入住乡村人家
去年8月,赵鹏毓持录取通知书乘飞机到美国凯尼恩大学报到,这是一所文理学院,在美国大学排名榜上位居32位,声望很高。学校的宣言是“一个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山顶的村庄,和全世界思想共鸣”。该校当年在全球只招30名国际学生,在中国只招3人,赵鹏毓便是其中之一。
在选择报考美国高校时,赵鹏毓最看好的是凯尼恩大学群山环绕,环境悠静,是个非常适宜读书的地方。一到这里,他就被美丽的Gambier小镇风光所吸引,校园内有很多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与国内风景显著不同。
为了方便远道而来的求学者,新生报到前,小镇上有很多志愿者把新生接到家里住宿,与赵鹏毓“结对子”的一户家庭养了很多的山羊、公鸡,在俄亥俄森林保护署做警察的男主人和女主人热情周到的款待和美国式的乡村生活给赵鹏毓留下了极美好的回忆。
·衣食住行: 购物常遇“中国制造”
一开学,学校就提供出详细的饮食计划,学生花钱预订下一年的“饭卡”,每天一到用餐时间就可以直接去饭堂吃自助餐。在学校食堂吃饭不仅方便,食品的种类也很多,有色拉、水果、汉堡包、意大利面、热狗、饮料,热菜等,以自助餐的形式敞开供应。牛排和火鸡可以放量吃。美中不足的是,与食堂所提供的丰富的肉食品种相比,青菜品种很少,而且都用来清蒸或者拌成色拉供应,对吃惯“色香味”俱全的中国菜的学生而言,青菜吃起来几乎没有什么味道。小镇上有一些餐馆,可以订到中餐,但味道有些偏甜和偏腻,于是,最先从思念妈妈亲手做的饭菜开始,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为了找到吃中餐的感觉,鹏毓买了一只电饭煲,偶尔煮方便面吃。
与国内大学生的住宿条件相比,美国大学生宿舍条件好多了,一般是两个人住一间,安装有中央空调,冬天暖和夏天凉爽,盥洗间有热水设施,住起来比较方便。学校还专设有洗衣房,投币后可使用洗衣机洗衣服乃至烘干。
如果找到窍门的话,在美国买东西并不贵。逢节日很多商店都会推出打折活动,同学们喜欢在节日里结伴购物,此时买东西会便宜很多。在美国网上购物很方便,很多同学喜欢网上购物。非常有趣的事,有时鹏毓和同学们认真查看大家的服装、体育用品以及半导体小电器,一看标签才知道,很多东西都是中国制造的。
·意外发现:学习成绩被视为个人隐私
在中国,老师们喜欢卖力地夸奖自己的学生“你真棒!”成绩好的学生会荣登光荣榜广而告之。在美国,学习成绩被视为个人隐私,老师们从来不公开地夸奖或批评某个学生。对于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学校只单独发邮件通知本人,从不予以公示。
因为英语特别棒,到美国后,赵鹏毓与同学的交流毫无问题,很快就融入了美国式校园生活中。他主修经济、数学,公共决策方向,一年级期末考试总成绩满分是4分,上半学期他得3.91分,下半学期得3.85分。他从小习惯于先行一步,在大一时所选的课《发展政策》是和大三、大四学生一起上的。
他把学习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实,一般来说,每天上午都安排有课,下午4-6点参加体育锻炼,晚上7点-11点做作业,生活得很有规律。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他写的经济学论文获了个A,教授私下里告诉他,在他所教的学生里面,他是唯一一个经济学论文获得A的学生。
他还主动参加一些社会工作,在体育馆前台做接待,还在外语系任中文助教。
·机遇很多:大三可参加海外交流
美国学校考试实行的是学分制,平常考试和作业都算在学分里,而期末的考试成绩只占总成绩的20%。与国内大学一样,在Kenyon,有夜夜笙歌,歌吟达旦的学生,也有埋首卷牍或机房中,脸色苍白而眼神富有对理想的热望的年轻人。两种截然不同而又同样炙热的青春交织成一线。在考试之前,学生们大都会在学校机房中熬到一、两点。令鹏毓感慨地是,有两个数学系的年轻教授Professor
Jones和Professor
Milnikel提醒同学,半夜遇到问题也可以直接发邮件问他们,他们可能还在网上,能立刻答复。“这样敬业而又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教授,在Kenyon有很多,他们令人敬佩。”
在美国上大学,大一以学基础课为主,大二、大三以学专业课为主,大三有一到两个学期让自己联系国外学校进行海外交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学校可以把奖学金进行折换。鹏毓打算利用三年级的时间到英国伦敦求学,开阔自己的视野。大四也开有专业课,一个班只有五六个人,和教授直接交流,进行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的研究,类似中国读研究生的过程。毕业时也要写论文,学位设置与中国差不多。
·心得感悟:谋划未来也要珍惜眼前时光
初到美国的鹏毓感受到,或许是出于竞争的压力,或许是受中国自古以来“有备无患”、“深谋远虑”的训戒的影响,中国学生都注重谋划未来,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年轻人显得沉稳有余、活力不足。美国学生大都不会把筹划未来放在心上,他们常说,眼前的快乐是最重要的。
在美国生活一年来,鹏毓学会了珍惜每一天的快乐。每周的周一到周四他集中精力认真学习,从周五晚上开始,是学校默认的派对时间(Party
Time)。他学会在音乐和闪烁的灯光中舞动身躯,张扬自我,释放一周来拼命学习的压力和劳累。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来自中国的学生来说,颇具诱惑。只是在回宿舍的路上,仰首望向头顶的明月,刚刚肆意张扬的快意却压不住浓浓的思乡愁绪。
他在笔记中写道,这一年的历练,发现自己逐渐变得坚强。会很快忘掉所经历的种种不快。
·最大收获:把身体锻炼结实了
和出国前相比,鹏毓现在身体结实了很多,他说,这得益于体育锻炼时间增多了。
美国学生给他最深刻的第一印象是对体育运动的执著。在美国,大家最津津乐道的不是学习成绩怎么好,而是体育赛场上的风姿。他认识的美国朋友,都有一两项拿手的体育运动。受其感染,他对欧式橄榄球(Rugby)非常入迷。学期伊始,10多位粗野豪放的男子汉在古色古香的Pierce
Hall前会面,然后开着红色皮卡、越野吉普和破旧的房车,放着震耳欲聋的饶舌乐,载着散发着汗味的练习用具和十几个橄榄球,往山下一望无际的绿茵场上开去。那种豪迈,是在国内所感受不到的。
接下来的七个星期,跟着队伍超负荷训练,他随着橄榄球队东奔西走,见识多多。队员们对体育运动是如此的投入,有位来自芝加哥的犹太裔队长Jesse如罗纳尔多般持球狂奔四十码,
有一位来自匹兹堡学生物的队友David刚接到球, 身体还在不受力的状态,就被对方的前锋拦腰撞倒在地上暂时昏厥。
美国的11月份,温度已经低至5摄氏度,冷风凛冽,那一场比赛由赵鹏毓亲自上场,在场上他只能不停地活动快冻僵的手指。“每次等着有人把球传出来,自己就在心里不停地对自己吼,绝对不能把对面的那个人放过去。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冲上去,当场把他撂倒。”他渐渐明白了橄榄球所独有的原始而野蛮的精神,明白了美国人所崇尚的斯巴达人的精神:绝不放弃,决不后退一步,场上决不怜悯弱者,要不顾一切去拼。
这种精神鼓舞着他,他对自己说,要尽力做一个让美国人佩服的中国人,做一个让中国人自豪的留学生。(来源:南国都市报
编辑: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