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在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双方围绕服务业、能源和环境、经济平衡增长和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这一层级高、规模大、涵盖领域广的定期对话机制,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注重战略性、综合性和长远趋势为特征而不以追求短期特定成果为目标。人们期望此次对话能就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达成共识。
如何评估当前中美经济关系?中美之间对此有着较大差异。中方不否认中美经贸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更强调中美经贸关系的大局是健康的、积极的。美方虽然也强调美中经济往来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但更突出双边经济关系中的负面因素。针对这一差异,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日前在《华尔街日报》撰写专文,阐述中方立场,寻求美国公众的理解与支持。根据中国官方统计,从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到2006年,双边贸易额增加了106倍,年均增长18.9%。在过去10年间,中国出口产品为美国消费者节约了6000亿美元。有400万—800万美国人的工作同对华贸易密切相关,其中许多职位都是因美国零售商销售中国产品而产生的。应该承认,中美经贸关系的主流是互利共赢。
解决中美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弄清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中美双方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美方将其归咎于中国过度干预人民币币值、对出口产品提供政府补贴、劳工权利保护不够等。中方则认为,中美之间贸易逆差的根源主要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后果。正如吴仪指出的,贸易逆差是由同经济全球化相关的众多因素导致的,如储蓄和投资相关性、劳动力和投资配置的国际差异等等。以就业为例,美国国内制造业岗位的部分流失,是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源和劳动力合理配置的必然结果,美国必须通过国内政策调整来解决。
中美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只能通过协商对话来解决。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管道。但不应忽视的是,美国国内存在一些借中美经贸问题捞取政治资本的组织和势力。一方面,他们以“美国利益守护神”自居,夸大中美经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制裁措施;另一方面,他们将中美经贸问题的根源归咎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借此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这种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做法,最终损害的是中美两国的利益,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中美双方应共同努力,尽量排除干扰,为解决问题、发展关系创造条件。
从战略层次上把握中美经贸问题的实质,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一层次上取得的成果和共识,其意义远比在某一具体议题上的协议更重要。这也正是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备受关注的原因所在。(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