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华裔学生在美国这一波的中文热潮里,要如何因应?两岸关系研究员、马大中文系教授杨建民呼吁华裔社群负起文化责任,协助华裔子弟建立对自己文化根源的认知,进而超越自己的文化认同,做个世界的公民,扮演最好的“公共外交”文化大使。
杨建民专精研究两岸关系,曾参与国务院的交换学生计划,深感在中国崛起、全球普遍兴起一股学习中文热的此时,华裔社群应该善加把握机会,推动中文教育。
主持非营利组织亚美文教中心的杨建民说,过去学习汉语的人士,多半是推崇中国历史文化,是对中国过去的学习;而这波中文热,则是因着中国的崛起,关心的是中国的现状和未来。亚美文教中心主旨就是推动两岸及中美的学术教育交流。
在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希望能藉由学习外语促进外交沟通,政府跨部会推动“国家安全语言学习计划”,2006年拨款1亿1400万美元投入学生的培养、教育的培训、政府人员的在职训练和其它双向交流方面。
在美国教育部的外语教学援助法案里,总经费2100万元,其中48%的经费与华语相关。他希望华裔子弟在这股热潮上,扮演更正面的意义。
在马大教中文的杨建民说,班上有部分是自愿学中文的华裔学生,不是被父母逼着学中文,因为想从文化中探寻自我认同。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与学习的动机成正比,因此,他呼吁家长多关心子女,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华语文及文化学习环境。
他说,华裔学生学习华语的模式与父母辈不同。家长们多是水平式,向同侪学习;华裔第二代则多是垂直式,所有与中文或文化有关的知识,都是透过父母、亲友和老师学得,较少透过同侪团体认识中华文化,显示家长和中文老师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因此在语文及文化的传递上,须格外注意,并给予鼓励。
以实际情况来说,杨建民认为,华裔子弟的语言沟通层次,一般听的能力没有问题,但在说的方面,如果是要作深一层的思想表达,就产生困难,更遑论读和写。他说,有很多时候,洋学生的读、写能力要比华裔子弟还好,这也是令他心急的原因。
他认为,华裔子弟在这四种沟通能力上,至少要从日常生活沟通层次提升到工作层次,能够表达心里所想的专业想法。家长应协助孩子建立对自己文化根源的认知,在资源和环境上多作配合,例如亲自到中国大陆或台湾走一遭,会带给孩子们不同的体悟。
为了促进中美文化教育交流,亚美教育中心与上海建桥学院合作,为海外长大的华裔子弟办理为期二至六周的汉语短训班,透过语文、文化及旅游课程,让学生学习中文及体验文化。(来源:中国侨网
编辑: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