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接受日媒体联合采访
[ 2007-04-05 09:22 ]

温家宝总理接受日媒体联合采访

4月4日,在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接受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共同社、日本广播协会等16家日本新闻媒体驻京记者的联合采访,回答记者提问。

 温家宝总理接受日媒体联合采访

这是温家宝总理和日本记者合影。

温家宝总理接受日媒体联合采访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在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日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了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共同社、日本广播协会等16家日本新闻媒体驻京记者的联合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温家宝:女士们,先生们,早晨好!在访问日本前夕,我很高兴接受大家的采访。我深深感到这次访问日本,责任重大,有一种使命感。中日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推进两国关系向前发展。我也希望两国的记者们都多做促进中日关系的工作。现在我愿意回答你们的问题。

记者:今天非常感谢温总理百忙中为日本记者提供这样的机会,请谈谈你对日本的印象和对这次访问的期待?你此访将向日本领导人和国民传递什么信息?

温家宝:我期待着这次访问取得成功,真正成为一次“融冰之旅”;我期待着同日本领导人就两国关系的重大问题达成共识,推进两国关系的发展;我期待着同日本人民接触,更多地了解日本,也让日本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增进互信和友谊。

15年前,我访问过日本,那也是在樱花盛开的时节。我亲眼看到日本国家的繁荣和发达,也感受到日本人民勤劳、智慧的品格和创新、进取的精神。我对日本更多的了解是从历史中得到的。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这种交往规模之大,领域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但是,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就是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面向未来,就是要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

我想通过访问向日本领导人和国民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愿望。中国人民希望同日本人民一道,携手共进,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

记者:你曾表示,安倍首相访华是“破冰之旅”,你此次访日是“融冰之旅”。你认为中日关系如何才能持续、稳定发展?双方将发表的共同文件内容是什么?中方是否会邀请安倍首相访华?胡锦涛主席会否年内访日?

温家宝:中日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是中日间的三个政治文件。这三个政治文件是两国关系的基石,它从政治上、法律上和事实上总结了两国关系的过去,指明了两国关系的未来。只要遵循三个文件的原则和精神,两国关系就能够持续稳定发展。

这次访问期间,双方将形成一个共同文件,文件将反映两国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愿望、内涵和主要任务。这是一件大事,标志着中日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中日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原则是:增进互信,信守承诺;顾全大局,求同存异;平等互利,共同发展;面向未来,加强交流;密切磋商,应对挑战。安倍先生就任首相后,第一次外访就选择了中国,我们对此表示赞赏。他上次访问的时间太短了,没来得及到外地去看看。这次我们见面时,我会邀请他在年内访问中国,到中国其他地方走一走,多了解中国。日本领导人多次邀请胡锦涛主席访日,我相信胡锦涛主席会在双方方便的时候访问贵国。

记者:今年是卢沟桥事变70周年,是历史问题比较敏感的一年。如果靖国神社问题和历史问题再度升温,将给中日关系带来什么影响?如果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政府将作何反应?

温家宝:众所周知,前一些年,日本个别领导人多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给两国关系带来了严重后果。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希望这类事情不再发生。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也是“七·七”卢沟桥事变70周年,中日关系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中日双方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希望日方不再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

通过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安倍首相去年实现了对中国的访问,双方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达成共识。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说过:“与国人交,止于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贵国人们也常说:“无信不立”。我希望安倍首相能以中日关系大局为重,珍惜中日关系来之不易的重大转机,信守承诺,继续努力,推进中日关系的顺利发展。

记者:你认为应如何解决东海油气田问题?关于共同开发,中方是否考虑制订新的方案?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政治决断,如何才能打开这一困难局面?

温家宝:东海问题是涉及两国利益的重大问题,中日双方都十分关注。为解决东海问题,我们提出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积极地推进磋商进程,努力寻求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最近中日双方就东海问题进行了又一轮磋商。总的看,磋商是积极的,我们对此感到高兴。“万事开头难”,但我们相信,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加强磋商,终能在和平解决分歧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使东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记者:日中经济部长级会议将于何时、以何种形式举行?中方希望与日方在哪些领域加强经济交流?

温家宝:这次访日,经济问题是双方要讨论的重点问题。中日建立经济高层对话机制,是我同安倍首相达成的共识,是从经济上构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原有中日合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访日期间,我将同安倍首相共同主持经济高层对话机制的启动会议,确定双方牵头人及第一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和议程。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地缘优势和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潜力很大。中日邦交正常化35年来,两国经贸关系有了快速发展。双边贸易额由1972年的11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74亿美元,增长近200倍。日本在华投资项目超过3万个,总投资额达到580亿美元。去年双方人员往来近500万人次。加强中日经贸合作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我们要进一步通过高层对话来确定经贸合作的目标、机制和主要方向。在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情况下,加强两国合作尤为重要。要特别加强两国在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金融和信息领域的合作。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我们对同日本开展经贸合作持开放态度。只要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我们都愿意同日方加强合作。中日双方还要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10+3、东亚峰会等多边机制,密切配合与磋商,应对全球的能源和气候变化的挑战,共同推动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多边贸易体制。

记者:第六轮六方会谈无果而终,你如何看待朝核问题的走向?中方下一步有何举措?六方外长级会议将何时举行?中方是否将为解决朝鲜绑架日本人的问题提供协助?

温家宝:在第六轮六方会谈中,各方就落实“9·19”共同声明起动阶段的具体措施和下一阶段的行动计划进行了探讨,增进了彼此了解。各方都重申将履行各自在共同声明中作出的承诺。朝鲜半岛问题关系到整个东北亚的安全稳定。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促进有关国家关系正常化,维护东北亚地区长治久安,是六方会谈的宗旨和目标。这是大势所趋,这一进程不会停止。

中国对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我们坚持用和平的方法,通过磋商与对话,增进彼此共识,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中国对六方会谈一直持积极态度,今后也将继续这样做。我们将与各方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推动六方会谈不断取得进展。六方会谈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也使我们看到了曙光。只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对话、沟通、磋商,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日本国民在绑架问题上的人道主义关切,我们一直表示理解和同情,并愿意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必要协助。我们看到,日本和朝鲜已经就实现邦交正常化开始磋商,这对于解决绑架问题是有利的。

记者:在安全保障和军事方面,日本和中国将如何通过防务交流和国防预算“透明化”构建相互信赖关系?

温家宝: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文化传统和国家制度所决定的。我们的发展不会影响任何国家,更不会威胁任何国家。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称霸。中国要成为一个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中国发达了,也永远不会称霸。中国的国防费用,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比例上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不高的,比许多发达国家要低,甚至比许多发展中国家也要低。问题的关键是,中国有限的军事力量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近代以来,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深知战争会给一个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因此,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完全是真诚的,是不容怀疑的。

中国和日本在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上都是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方愿意同日方加强军事交流和防务安全对话,以增进了解,消除误解,避免冲突,共同维护东北亚地区以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记者:你在繁忙的国事以外,如何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有什么爱好?

温家宝: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的总理,工作繁忙是可想而知的。我的业余时间确实不多,因而特别宝贵。我十分珍惜这一点时间,大部分是用来读书和思考。还有一些时间是给群众和朋友写信。我有一个写信的爱好,对象从工人、农民,到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以至教师和学生。

我有一个四世同堂、和睦美满的家庭。我特别喜欢我的孙辈,能够抽出一点时间和他们一起看看画报、讲讲故事、打打乒乓球,这恐怕是我最快乐的。我年青时候就喜欢运动,打过篮球,也打过棒球,这次到京都的大学访问时,我还很想和大学生们一起打打棒球。

最后请新闻界的朋友们转达我对日本人民的衷心问候和良好祝愿。我期待着对日本的访问。谢谢你们。

记者:谢谢温总理,我们期待着你访问日本成功。(来源:新华网 编辑:陈凡)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