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
中国和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经济层面,可以在中国的“和平发展”的构架内得到解决
中国领导层有意识地避免了从前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所走过的军事崛起的道路,中国的影响力已经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
只有当中国实现了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全面崛起之时,才算真正的崛起,到那时,中国才会成为一个具有确定性的大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纠纷的增多和中国越来越庞大的内部能源需求对世界市场的影响的迅速扩大,中国和仍然在西方主导下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这种冲突不仅表现在经济学意义上的供应和需求方面,而且也表现在地缘政治学意义上的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代言国家的战略利益的冲突上,后者更为突出。一些西方观察家因此开始怀疑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
·经济冲突可以和平化解
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时候,“请进来”是主要特点。中国“请进来”的政策和全球资本主义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冲突。对全球资本主义来说,尤其是作为全球资本主义主体的欧美国家来说,中国的开放政策无疑为全球资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和发展动力。因此,包括美国、欧洲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的“请进来”政策抱积极正面的态度。在第二个阶段,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主要表现为“接轨”,一方面中国政府改革内部的各种制度机制来适应世界体系,另一方面是中国加入诸如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在外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欢迎中国的“接轨”政策,中国是否能够顺利和世界经济体系“接轨”会影响这个体系的正常运作。从战略层面来说,中国的“接轨”政策有助于美国和西方消化所谓的中国崛起所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么为什么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之间的冲突在近年越来越明显了呢?这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中国“走出去”的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从一个资本短缺的国家转型成为资本过剩的国家。今天,民族资本在国内仍然面临外资的强大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被允许,民族资本就要到处寻找发展的机会。中国资本“走出去”本是一个积极的因素。比如,对一些东南亚国家来说,中国资本和其他资本一样,也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然而,另外一些国家和产业则对中国的“走出去”有不同的看法。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已经开始很快地走出亚洲,走向了非洲、拉丁美洲、中东,甚至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大本营——美国和欧洲。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来说,中国影响力的崛起,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的崛起,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
那么,和世界经济体系之间所发生的一些冲突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成了问题?必须指出的是,冲突可以表现在各个不同的方面,包括经济上的、战略上的、政治上的、军事上的和文化上的。不能把所有这些冲突混为一谈。迄今为止,中国和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经济层面。但这些冲突都可以在中国的“和平发展”,即多边主义和经济外交构架内得到解决,并且这种冲突和传统意义上的以军事冲突为核心的国际冲突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如果解决得当,可以变成一种双赢游戏,而后者则只能是一种零和游戏。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之间的经济层面的冲突并不对“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战略构成威胁,以多边主义和经济外交为主体的国际战略仍然是中国崛起最有效的国际战略。
·中国的崛起是单向面的
应当强调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崛起是单向面的,即经济上的崛起。中国的经济崛起并没有带来军事上的崛起。这和昔日德国和日本的崛起具有不同的性质。德国和日本的崛起导致了世界范围的冲突与战争。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国家是通过军事方法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与影响力的。在德、日崛起之时,几乎所有当时的强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军事方法在扩展国家影响力过程中的作用。除了发动战争,建立殖民地更是一种常见的方法,而殖民地方法的背后就是军事力量。
与之不同,中国的崛起主要是经济上的崛起。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尽管为军事现代化造就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中国的军事发展不仅受外在国际环境的制约,而且更受中国本身的国际战略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中国选择的只是军事现代化。在国际关系上,应当把“军事现代化”和“军事崛起”区分开来。军事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根据当前的经济技术水平而对军事的一种正常投入,而军事崛起则是一个国家把整个国家的经济和技术不成比例地向军事倾斜。德国、日本和冷战时期的苏联都是这种军事崛起的表现。从事毫无止境的军备竞赛更是军事崛起的特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有意避免军事上的崛起。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西方世界总是认定中国会把强大的经济资源转化成为军事资源,从而造成东亚地区、甚至亚太地区的军事竞赛。但这种情形并没有发生,中国领导层有意识地避免了从前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所走过的军事崛起的道路。
在过去短短二十多年间里,中国通过加入各种国际和区域经济组织,积极推动经济的区域化和全球化,影响力已经开始超越亚洲地区,而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甚至是美国和欧洲,这是军事方法所不能做到的。虽然中国通过经济方法扩展了外在的影响力,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通过军事方法和通过经济方法所得到的影响力,其性质是全然不同的。
·深化崛起有利于增强中国发展的“确定性”
尽管一些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有很多冲突是概念上的。在很大程度上,概念上的冲突要比那些客观存在的冲突更为重要,对流行于西方世界的“中国不确定论”不可忽视。影响西方世界的中国认同感需要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的长期互动。对中国本身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深化自身的崛起。至今,中国的崛起非常单向面,即只是经济上的崛起。并且经济上的崛起也只是一种数字计算而已。高速经济发展已经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社会分化等现象都在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内部的可持续发展会成为问题,而且也会对外在世界产生负面的影响。
首先,中国没有文化上的崛起。经济的崛起既没有带来文化的复兴,更没有造就一种新的文化。相反,传统文化正在加速度地消失,被商业文化、快餐文化所取代。现行的文化政策很难有效维持传统文化,更不用说是支撑文化的崛起了。没有文化的崛起,国家的外在崛起就缺失软力量。文化崛起是外部世界认同中国的重要因素,并不亚于经济上的崛起。经济崛起必须具有文化内涵,缺乏了这种文化内涵,就只剩下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关系,冲突也自然会凸现出来。其次,政治上的崛起也同样重要。中国的政治这二十多年来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而且也通过自身的变革适应和容纳了社会经济的变迁。尽管这种政治模式经常为西方国家所批评,但对很多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可这些并不代表中国已经完成了政治上的全面崛起。随着经济和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政治上的治理模式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如何保证政治转型,并且是平稳的转型,这是个巨大无比的困难。从国际政治来说,现行的所谓中国崛起的“不确定性”大多是中国政治转型上的困难引起的。政治上的转型没有完成,很难希望外界对中国具有一个确定性。
强调内部的崛起的深化不仅是因为内部持续发展所需要,也是因为能够对外部世界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吸收和化解很多不必要的外在冲突。一句话,只有当中国实现了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全面崛起之时,才算真正的崛起。到那时,中国才会成为一个具有软硬实力的真正的大国。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中国才会成为一个具有确定性的大国,成为全球秩序的稳定之源。(作者是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