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力:学学印度的文化自信
[ 2006-09-27 09:33 ]

环球在线消息: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演进的漫长过程中,印度人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这枝植根于南亚沃土上的文化之花不仅历经数千载而不衰,而且在现代条件下更显得璀璨妖娆,成为印度人赖以自豪的“国家品牌”。据不久前印度出版的《展望》杂志称,《薄伽梵歌》、《爱经》、泰姬陵、甘地主义(即非暴力主义)、瑜伽、咖喱等都已成为印度的代名词。可见,这些事物具有多么独一无二的典型意义。

印度人的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极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基础之上。与印度人打交道,一提起印度文化的承载物——古代的典籍、建筑、雕塑、瑜伽、服饰乃至咖喱等,他们无不充满溢于言表的自豪感。如今,印度人还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着优秀的当代文化,例如正在迅猛发展的软件产业、蜚声全球的印度电影、享誉世界的理工和管理学教育等。所有这些,都在极大地提升着印度人的文化自信。随着印度崛起的脚步日益加快,这种文化自信必将为其整个国家的民族自信增添巨大的能量。

近年来,人们对综合国力的议论越来越多,但对综合国力所包括的软实力给予的关注显然不及对硬实力的关注。对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来说,增强硬实力,创造丰盈的物质财富是绝对必要的。然而,发展软实力,传承和光大民族文化也是不可偏废的。根据“软实力理论”的提出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解释,软实力是指“通过吸引而非通过强迫和收买的手段来遂己所愿的能力”。文化就是通过吸引而非通过强迫和收买来实现自己愿望的力量之一。它既是赢得尊重的品牌,又是扩大影响的使者。印度之所以赢得广泛的尊重,与它所具有的文化力量是分不开的。当代世界的现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缺乏文化的国家难以赢得其他国家的由衷尊重。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世界上最伟大的非暴力主义者圣雄甘地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一个场景。上世纪30年代,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如火如荼,迫使英国殖民当局同意与印度方面进行对话。圣雄甘地作为国大党的代表要去伦敦参加第二次圆桌会议。当时,有人建议他改变一下自己的装束,即脱掉印度传统的围布,换上“正式的”西服,但圣雄甘地坚决不为所动,依然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到达伦敦机场的时候,很多英国人一直在打量这位身着“奇装异服”的外国人,但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窘迫的表情。他说自己的打扮没有任何不妥,真正应该感到惭愧的应该是他们英国人。笔者认为,甘地的举止言谈充分体现了他对民族精神的坚持,“对真理的坚持”。时至今日,全球化大潮几乎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印度人对他们自己的民族服装仍然十分爱戴。在很多国际场合,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身着典型民族服装的印度人,如男士身穿“尼赫鲁装”,女士身着纱丽。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他们对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他们对民族精神自信的表现。

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否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呢?现在,我们在正式场合几乎看不到“中山装”的身影,即使偶尔出现身着“唐装”者也往往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笔者在这里无意号召大家统统穿“中山装”或旗袍,因为毕竟时代变了,社会开放了,人们可以更自由地选择了。但是,这里要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背景下,在中国追随国际化的脚步越走越快时,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那些充满着中国古代智慧的哲学思想,那些闪烁着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艺术瑰宝,那些令外国人为之赞叹的技艺绝活,是否应成为我们民族自信的宝贵财富呢?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应多点文化自信,少点文化盲从呢?(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陈凡)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