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美国在台海难做战略抉择
[ 2006-03-27 09:16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

·美国在两岸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时又是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它干预两岸事务的方式和程度也是不确定的。这就为各种试图影响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力量制造了丰富的想象和活动空间

·美国在两岸事务上的影响力是和两岸之间的关系成正比的。两岸之间越对立,美国的影响越大;反之,两岸之间越缓和,美国的影响就越小

·目前美国只能将台湾放置在一种战略悬空状态,因为它自己也还没摸索出应对中国发展的最佳战略对策

清华—环球论坛

讨论时间:2006年3月15日讨论嘉宾:郑世平:美国宾利学院国际研究系教授朱云汉: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王建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政治系主任本次讨论由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刘江永教授主持。

·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是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郑世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两岸关系中美国的作用,不能不看作是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同时,应该注意到,美国在两岸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时又是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它干预两岸事务的方式和程度也是不确定的。这就为各种试图影响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力量制造了丰富的想象和活动空间。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曾提出,影响美国对华政策主要有五大势力:工会、高科技企业、宗教界、国防界和商界。我们应该重视影响两岸关系的一些结构性因素。

首先是白宫(包括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和国会之间互动的关系。在台湾问题上,白宫扮演的是一个维护现状的角色,但这种角色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国会容易出现抨击和挑战白宫外交政策的声音,出现由地方或意识形态因素主导的举动。

美国工商界又分成两派。在对华经贸关系中受益者支持美中关系长期稳定的发展。自认在美中经贸关系中受害者则试图利用贸易赤字、知识产权、人民币汇率、市场开放、人权、法制等问题,通过国会议员向白宫和中国施加压力。

美国国务院作为一个整体,其基本倾向是谨慎从事,强调接触。总体来说,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上起到了稳定和维护现状的作用。

五角大楼相信军事实力的作用,军事部署往往作最坏的打算。但台海局势失控,又是美国军方极不愿意看到的一场灾难。美国军方受军火商的压力,一再迫使台湾出钱购买美国军火,同时却又担心美国尖端军事技术的转移。因此,在两岸关系中,它也时常面临两难困境。

最后是公共舆论和利益集团以及游说势力之间的互动关系。跟欧洲许多国家的议会制不同,美国总统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结构,使美国外交政策的议事日程,有被少数利益集团和游说势力的意见“绑架”的危险。

由于美国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和其组织机构的多重性,美国对台政策必定是互不协调的。中国在处理对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时候,也要讲究细腻的手法。特别有必要分清什么样的理念和论点是情绪性的,什么样的理念和论点是由意识形态驱使的,什么样的理念和论点是由经济利益决定的,什么样的理念和论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美国只能将台湾放置在战略悬空的状态

朱云汉:美国作为台海的现状管理者,在经历过多次的危机处理后,已经发展出一套精致的操作机制。有些观察家将美国的现状管理目标简单归纳为“不独不统、不战不和”,但这个大指导原则还不足以说明美国操作手法中的细致之处。美国心目中的动态均衡有时只能意会很难言表。粗略而言,美国现阶段希望两岸关系维持一种僵而不破的局面,不宜太紧张,但也不需要太缓和;太紧张容易导致失控,太缓和会降低台湾对美国的安全依赖;两岸能恢复对话最好,但不必有太多的共同点,也不需要谈出具体的结果;大陆政策调整的步调不宜太快,但完全停止不动也不好。当然,美国的政策微调建议有时会被台湾当局过度解读,经过折射效果的放大作用,就可能出现政策大幅摆荡或态度前倨后恭,然后美国还必须再度出面帮忙拿稳驾驶舵。

美国的现状管理操作看似成竹在胸,但若要进一步追问,美国是否有把握可以长期让台海维持这样的动态均衡?美国对于两岸关系有没有比较长远的战略设想?答案可能会令很多在心理上依赖美国现状管理能力的人失望。因为面对这两个核心问题,美国决策者是没谱的。

目前东亚战略格局的走势,已经不是美国可以片面主控了,因此对于台湾问题的应对之道,美国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其实,美国的一些明白人已经开始担心支撑美国现状管理能力的一些重要基石开始松动。台湾“民主”机制日渐丧失其政治整合机能;当局的统筹能力与治理品质明显退化;财政结构急遽恶化而且缺乏面对问题的政治意志;经济结构调整面临一些难以突破的瓶颈,经济成长动力明显减弱;同时,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程度有增无减,在东亚经济整合过程中更面临边缘化的危机。

这些趋势对美国想要力保台海现状长期维持不变构成很大的挑战。目前美国只能将台湾放置在一种战略悬空状态,因为它自己也还没有摸索出应对中国发展的最佳战略对策。美国仍无法对中国崛起的战略内涵做出决断性的结论,因此其对华政策也仍将持续在偏重交往与偏重围堵两者间来回摆荡。过去几年,美国虽然积极进行了围堵中国的各项必要战略部署,但这些军事战略上的“保险动作”,只能消极吓阻,并无法有效阻碍中国的经济崛起。美国最新《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指出中国正处在“战略十字路口”,最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说中国处于“转型期”,其实这些描述乃是美国自身战略处境的一种心理投射。

每当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美国就必须就中国崛起所构成的机会、挑战与威胁重新评估一次,就会发现自己又面临一个新的“战略十字路口”,但还是很难做出明确的战略抉择。美国的踌躇不定就转化为台湾的战略悬空。

·布什台海政策是在理念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

王建伟:美国想主导台海局势朝着有利于其利益的方向发展。美国在两岸事务上的影响力是和两岸之间的关系成正比的。两岸之间越对立,美国的影响越大;反之,两岸之间越缓和,美国的影响就越小。在陈水扁改弦更张或下台之前,美国还是要在台海问题上起一种平衡者的作用。大陆如何借美国之力继续遏制“台独”,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最近的“终统”风波,再次说明在当前的国际大环境下,美国对台政策的双重性。一方面,美国对遏制台湾岛内的“急独”势力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因素的牵制,美国的政策决定了它不能完全阻止陈水扁以渐进的方式向“法理台独”的方向小步推进。

在陈水扁春节期间抛出“废统”的试探气球之后,美国异乎寻常地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当强烈的反应。这一迅速表态显然汲取了2003年“公投”风波的教训。这次布什政府似乎想要先发制人,在陈水扁“台独”顽症刚刚再次发作的时候,就加以制约,以免酿成重大危机。

当然美国这次迅速出招,不仅仅是要约束台湾,也有牵制大陆的意图。美国抢在大陆之前作出反应,是要为这一事件定调,以免大陆作出过激反应,使台海局势升级。这既表明中美在制约“台独”上有一定合作的空间,也表明美国想主导台海局势发展的意图。

但后来的局势发展表明,就像2004年的情形一样,美国的压力只能降低陈水扁“台独”步骤的烈度和破坏性,而无法从根本上制止“台独”的势头。在陈水扁玩弄一番文字游戏之后,美台之间很快达成妥协。在陈水扁正式宣布“终统”之后,美国的反应相当温和。只是在台当局不知趣地拼命强调“终止”等于“废除”后,国务院才不得不出来澄清美国的立场。

台湾当局这次选择拿“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开刀,有一个基本的考虑。那就是美国从长远来讲并不愿意看到中国大陆和台湾统一。在这方面,民进党当局和美国有一致的利益。因此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不会引起美国方面的强烈反弹。这和美国在中国统一问题上的消极态度是一致的。正是因为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明确的立场,才给“台独”势力提供了想象的空间。陈水扁也是摸到了美国的脉,知道美国不会把他怎么样,才敢坚持“废统”。

总的来说,美国对陈水扁“废统”的反应是美国在海峡两岸长期以来寻求有利于美国最大利益的动态平衡政策的继续。2003年陈水扁搞涉及两岸议题的“公投”,试图改变台海地区现状,有引起大陆强烈反弹的危险,美国不惜当着来访的中国总理温家宝的面对陈水扁提出警告。现在当陈水扁为摆脱在岛内政治中的困境再次在“统独”问题上蠢蠢欲动时,美国为了确保其在台海地区的战略利益不受台湾岛内政治操弄的损害,再次扮演了台海现状捍卫者的角色。

另外,布什政府官员乃至布什本人对陈水扁的不满也不能等同于他们对台湾的整个看法。几个月前布什出访东亚时,还对台湾的所谓“民主”经验大加赞扬。但台海情势的稳定,对布什来说也同样重要,这也代表了台湾应该要维持现状。布什不喜欢的是陈水扁反复无常的个性,以及为了岛内政治利益,罔顾美国全球战略利益的做法。换言之,布什的台海政策就是要在他的理念和现实需要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但形势的发展表明,想寻求这样的平衡已越来越难。(来源:环球时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