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娱乐时尚>音乐综艺>综艺资讯
相声+旅游:传统文化借壳“上市”

[ 2007-04-20 09:5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一场专为境内外华人游客精心打造的相声专场演出正在酝酿之中。知名的相声演员,地道的北京民俗文化——作为2007年京城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快乐星期五”将为北京文化舞台增添一抹亮色。

4月27日将是这个专场的首场演出。在节目单上,记者注意到既有久违了的《地理图》、《报菜名》、《文章会》等经典传统段子,也有《北京地名对》、《北京之最》等富于时代气息的现代曲目。可以想见,懂得汉语之美的人,将在诙谐幽默的语言中享受到“京味文化”的绵长韵味。

旅游:结缘文化才有“魂”

古都北京荟萃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优秀遗存。据北京市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北京共接待国内游客2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57亿元。但综合分析有关数据不难看出,目前物质文化旅游产品比例远高于非物质文化产品,北京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未开发为成熟的旅游产品,其经济效益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在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处处散落着艺术的遗珠,是它们赋予了北京城的灵性。”文化地理学者认为,除了参观建筑、园林外,真正能让旅游者体验到地方民俗特色、具有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应当是去看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听地方戏曲,体验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行业,而这也是被许多国家验证了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模式”。遗憾的是,现在旅行社开发的多数旅游产品,仍然局限于“几大景点一日游”、购物休闲等等,充其量不过给旅游披上一件肤浅的“文化衫”。

把传统文化引入旅游市场,让旅游找到自己的“魂”,一些具有远见的旅行社开始在“深度游”、“特色游”方面动起脑筋。在北京,湖广会馆、梨园剧场的京剧锣鼓声响起,恍惚间一代名伶谭鑫培、余叔岩的绰约身姿仿佛又重现舞台;老舍茶馆的茶香飘过,回家的海外游子沉浸于“前门情思大碗茶”之中;朝阳剧场的杂技节目“走钢丝”、“抖空竹”、“顶碗”,展现着中国传统技艺中力与美的极致……

为相声打开另一扇“窗口”

相声在近年来之所以出现了滑坡,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秘书长、著名相声演员宋德全认为要客观地分析原因。改革开放近30年以来,相声演员登台演出通常有两种渠道,一是文艺院团组织演出,这些演出大多以宣传为目的;还有一种是经纪人或中介机构策划的纯粹商业演出,票价动辄数百元,一般老百姓难以消费得起,演出场次有限。

“平民艺术”一旦脱离了大众的土壤,走进殿堂养尊处优,其前景不免令人担忧,一批从业者开始反思复兴相声的可行之道。

2003年10月3日,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宣布成立。这里汇集了李金斗、姜昆等名家大腕,以及一大批崭露头角的相声新秀。许多人因此把它看作是相声界“主流人士”的一次“集体行动”。

这样一个公益性的民间社团,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相声演员前来参与?宋德全告诉记者,许多演员感到在这个剧场里听到了“回声”,在艺术上获得了“自养”。与长期遵循的演出模式不同,在这里,纯粹的市场化运作,迫使演员们必须拿出好作品、新段子才能吸引观众掏钱买票。而直接与观众的交流,又给予了演员们创作灵感,检验了作品质量,这些在过去的演出运作中是难以获得的。现在,北京舞台上90%的新段子都在这里进行首演,周末相声俱乐部每个月都会有一批新作、新人亮相。

在这个500人的剧场中,宋德全感觉似乎找到了一种良性循环的方式来重振相声艺术。为了做到“贴近老百姓”,演出门票始终坚持每张20元的价格;而带有创作实践性质的演出,即使是大腕们,只拿200元出场费也愿意登台。由于这里新作汇集,为演出打出了品牌,汇集了观众人气。四年来,180多场演出场场爆满。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俱乐部做到了自己养活自己。

宋德全说,周末相声俱乐部的最大价值是让他们这批演员看到相声仍然是深受老百姓欢迎的民间艺术,而过去没人看,是因为作品不够好,或者运作上不遵循市场规律。有了周末相声俱乐部积累的经验和底气,他们才敢于走向旅游市场,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而更远大的目标,是在旅游市场上进一步积累商业运作的经验后,为相声再打开另一扇不同于现有商演的“窗口”,让这种平民的艺术,以平民的价格,生机勃勃地传播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间。

“快乐星期五”:为传统文化寻找生存空间

“快乐星期五”由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和北京博锐佳广告有限公司共同推出。博锐佳公司总经理白鸿介绍,为游客开办相声专场,把欣赏相声艺术作为一个旅游项目,这在全国尚属首创。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快乐星期五”将力争打造成为展现人文北京魅力的城市名片,让南来北往的游客在古都北京品味百年说唱艺术的精华。

白鸿说,“快乐星期五”作为第一个面向旅游市场的相声演出专场,当他们把项目推荐书向全国几百家旅行社发出后,很快得到了积极的回馈,许多旅行社将其列入自己的报表中。在她的计划中,如果“相声专场”运作成功,下一步还希望吸收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比如京韵大鼓、北京琴书、曲剧等,让旅游市场的“深度游”更加丰富多彩。

而在一些文化学者看来,白鸿所做的事更大的意义在于为传统文化在当代寻找一个生存的空间。2006年年底,北京市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那些最能反映“京味”文化的艺术形式正处在后继无人、日渐衰弱的凄凉晚景之中。“救活”这些民间艺术,需要给它们扎根的土壤、成长的阳光和滋养的水分,从而培养其自我循环更新的能力。否则,在不远的将来,它们的身影只能永远留存到博物馆和故纸堆中。(记者:曹滢 实习生:陈君彧)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