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消息:刚刚启动的2006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将以持续三个月的时间,在13个省(市)免费为大学生演出上百场。10家中央级文艺团体以京剧、话剧、歌剧、芭蕾舞、交响乐、民族音乐及歌舞为主要演出形式,为大学生呈献一系列高雅经典剧目的盛宴。中央财政为此次普及高雅艺术活动提供了1800万元专项经费。
财政部教科文司王家新副司长说,财政支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财政支出方式变革的一次尝试,即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财政购买文化部门和文艺院团的服务,再免费提供给高校的大学生。它符合公共财政支出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也符合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
这次尝试是"用一笔经费解决了两个部门的事,最终实现了三方共赢",王家新副司长的评价耐人寻味。先看文化部,不论演出的旺季、淡季,这笔资金毕竟是对10家中央级文艺院团的一种变相补贴,每场约为12万~15万元;再看教育部,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得以丰富,大学生艺术素养得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通过寓教于乐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三看财政部,中央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从养人、养机构转向养做事、养事业,对中央级文艺院团重点扶持、重点保障的方式,也从按人头一揽子拨款转向购买服务。由于对服务标准加入了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绩效考评机制,因此在文艺院团操作中必然体现出多演多得、少演少得、不演不得的原则。1800万元的大力度支持作为一个经济杠杆,在打破部门、行业界限的同时整合了资源,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加大了财政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统筹能力。
财政购买服务是政府提供有效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方式。专家提醒说,建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共财政制度,关键要免"取"和"用"两个过程中公共参与的缺失,这是所有经济角度的改革举措所不能替代的。
应该看到,此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覆盖面尽管有限,而它所尝试的文化、教育、财政"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却可以成为引导省(市)政府于各自辖区积极普及高雅艺术的重要示范。如果上述运作模式能为更多的省(市)创造性地借鉴,那么高雅艺术就一定会在更多的校园得到可持续的普及。((编辑:王奕
来源:半月谈 周大平 贺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