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娱乐时尚>综艺吧>好戏好剧
《妈勒访天边》演出火爆 四川民族歌舞剧寻出路

[ 2006-08-18 15:03 ]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莫高窟千年不朽,月牙泉万代不涸”——今晚,大型舞剧《大梦敦煌》将在锦城艺术宫上演,这已是该剧第三次来川。记者昨日从锦城艺术宫了解到,蓉城观众对本次展演中的舞剧尤为追捧,上周的《妈勒访天边》座无虚席,而即将上演的《大梦敦煌》、29日晚的《红河谷》票房销售非常火爆。锦城艺术宫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不仅这次展演,相比其他演出,观众似乎特别偏爱少数民族舞剧,来一部火一部。”令人遗憾的是,如此广阔的市场却难觅四川民族舞剧的身影。看着《大梦敦煌》自2000年4月首演以来,巡演220多场,经济收入突破2000万元的“硬指标”,让四川舞蹈人羡慕并反思,何时咱四川才能拥有自己的民族题材舞剧呢?

羡慕 民族舞剧市场红火

《妈勒访天边》在蓉两天的演出,锦城艺术宫座无虚席,观众将该剧喻为继去年的精品剧目《八桂大歌》后,广西又一张风情名片。不只是《妈勒访天边》,民族舞剧《大梦敦煌》《红河谷》也有不俗票房,从目前的售票统计来看,已售出70%。半个月的时间,连演6场民族题材的舞剧,“没想到,成都市场消化力这么强。”锦城艺术宫演出部负责人张建刚说,9台展演剧目,18场演出,目前这6场舞剧演出卖得都不错,甚至好过去年来川的中芭名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三部舞剧的市场表现并不是个案,张建刚坦言,民族题材舞剧近年来逐步走红四川,几乎每部剧都在成都赚得盆满钵满。“《云南映象》连来两次,《八桂大歌》没怎么宣传就赚了票房,只要是优秀的民族舞剧,完全可以在四川市场大展‘拳脚’。”

近年来,国内民族地域色彩浓烈的舞剧明显增多。《大梦敦煌》《云南映象》《八桂大歌》等一批取材于当地民族文化的优秀舞剧,成功找到了市场契合点,不但国内观众热捧,还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

选材 要讲四川本土民族故事

“四川少数民族传说也多,我们也可以生产这样的舞剧。四川歌舞剧要深挖题材创作。”省歌舞剧院院长周建军有些感慨。四川舞剧题材如何选?“四川舞蹈有丰富的创作资源,《石磨的歌》《溜溜康定,溜溜情》《凉山的儿子》等都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在全国舞蹈大赛中屡创佳绩。”《俏花旦》的著名编导刘凌莉直言。不少编导在看完《妈》剧后,也都有一个念头:要让四川舞剧讲四川的民族故事。

《妈勒访天边》生产方南宁市艺术剧院院长雷务甲,在向四川舞剧“传经送宝”时也专门提到了选材。他认为,《妈勒访天边》选的是壮族传说,以其新颖性打开了市场。编剧梅帅元说:“题材对一个舞剧能否成功至关重要。在广西民间传说中,我认为《妈勒访天边》是最有价值的,并且最适合以舞剧的形式加以扩展。”

无独有偶,《大梦敦煌》也是依托甘肃最宝贵的文化资源——敦煌,却又跳脱出来,将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与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风景紧紧结合在一起。《大梦敦煌》总编导陈维亚称,就目前市场分析,选择民族题材创作舞剧无疑是比较“讨巧”的办法,“因为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挖掘 从一组群舞到一部舞剧

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林戈尔认为,四川和云南、广西等地一样,都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但一个现象尤其值得深思:为什么诞生过20世纪华人经典舞蹈——群舞《快乐的?嗦》的四川,今天就不能捧出一部大型的舞剧?

林戈尔说,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舞蹈《快乐的?嗦》《康巴的春天》,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观灯》《百合花》,再到本世纪在全国引起轰动的新编舞蹈《阿惹妞》《俏花旦》等,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叫响了“巴蜀歌舞”品牌,四川舞蹈人才资源也相当不错,但目前却缺乏一部将巴蜀歌舞整合在一起的、具有强烈艺术震撼力的拳头产品,比如四川舞蹈迄今就没有深挖民族文化,形成一整台大气磅礴的舞剧。“《大梦敦煌》从表面看,最打动观众的是百转柔肠的悲剧爱情故事,但细细品味,无论是撕心裂肺的双人舞,还是栩栩如生的飞天壁画,或是苍凉雄浑的西部风情,每个细节都彰显一个主题,那就是敦煌的文化精髓,而这就是拳头产品的威力。”

开发 形成合力面向观众

南宁市艺术剧院院长雷务甲直言,四川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关键是要进行深度开发。他对四川舞蹈《阿谟惹妞》记忆犹新,舞蹈将彝族自然的舞蹈语汇,提升到表现人物性格的高度,非常有创意。不过可惜,《阿谟惹妞》仅是一支群舞。“四川民族题材舞蹈比比皆是,关键是怎样让这些独立的舞蹈形成合力,不再单兵作战,这也是四川舞蹈突破个体形象、整体走向市场的途径。”省歌舞剧院院长周建军说。

兰州歌舞剧院舞蹈团副团长陈义宗也表示,《大梦敦煌》的成功还在于“以舞台下的角度去创作舞台上的作品,真正做到贴近观众。”“我们的创作人员数十次到敦煌莫高窟观察壁画,听讲解员介绍壁画上描绘的故事,晚上回到住处就详细讨论如何设计故事情节、安排人物、制作布景和道具。我们的布景和道具,如飞天壁画、千佛洞的塑像,都是按照原比例制作的,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琢磨观众口味,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了每一个细节。”本报记者 陈蕙茹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