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成本缩小体积
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缩小主机体积,PC让原本用于商业运算的电脑更加个人化,促进了计算机的“民主化”。
IBM 5150的设计脱离了正常流程,这是为了一洗IBM 5100的颓风,更好地对抗当时红透半边天的Apple
II。IBM专门安排了一支团队进行所谓的“象棋计划”,抛弃一切繁文缛节,全速开工,目的只为尽快将后继产品推出市场。当时,一组工程师被召集到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博卡拉顿,这个团队直接对公司的最高层负责。他们只有一年时间,目标就是设计出一款成本不高的机器。首先,研究团队选择使用通用组件。其次,他们并没有将PC设计保密,而是制作了详细的说明书。IBM推出5150时宣称,它附带了一本技术参考手册,能够让人“在数小时内学会使用电脑”。当时的企业从来不会泄漏有关它们产品的技术细节,但IBM却打破了这个行规。
IBM
5150使用了英特尔公司的微处理器8088CPU和微软公司(由25岁的比尔·盖茨领导)的MS-DOS操作系统。
PC机被评为“封面人物”
尽管当时这款个人电脑1565美元的售价不算便宜,而且还不包括显示卡和黑白显示器,可用的应用程序也少得可怜,但却非常受欢迎。本来IBM预计5150在接下来5年的总销量是24万台左右,但结果是一个月的销量已经达到这个数字了,到了1985年,销量已经达到了近100万台。1982年,IBM
5150这台里程碑式的PC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封面人物”。
可是,也正是由于组件和软件都不是IBM的独家产品,因此5150推出后不到1年,市场上就出现了价格更便宜的“克隆”PC,后来逐步开始蚕食先行者IBM的市场份额。《经济学家》报道称,IBM并没有独自收割胜利,之前默默无闻的微软和英特尔反而享受到了PC问世的胜利果实,公司的创建者后来都成了亿万富翁。
对此,比尔·盖茨似乎早就作出了预测,他1982年接受了《个人电脑》杂志的采访,在被问及PC问世带来的影响时,他回答说:“结果是,硬件将会变得不那么引起关注。全部成果将在软件领域实现。”的确,如果希望你的PC增加什么新功能,只需要安装一个新的软件即可。像收发电子邮件、网络语音通话等功能,也是源自软件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说,现在的PC已经不再居于科技领域的中心了,反而更像众多为使用者服务的装置当中的一种。
面临新电子设备的挑战
同时,PC作为记录软件的第一平台的地位也受到了威胁,软件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到世界各地,上网冲浪也不一定非得拥有一台PC,只要是带有网络浏览器的装置,就可以助你上网。这一转变也影响到了那些最初依附PC而壮大的公司。例如微软公司,目前正在将更多精力转移到游戏程序和机顶盒开发上。而对于那些PC制造商,日益降低的PC机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也导致利润的降低。2004年,IBM将PC业务卖给了中国联想集团,也代表着IBM的个人电脑历史走到了尽头。
随着PC成为工作工具,这种新机器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后果,它产生了孤岛文化。不过《经济学人》同时也评论称,目前的一些困境并不代表PC的末日来临。有数据称,过去两年每年PC的销量都高达2亿台,这是空前的。PC的多功能性意味着它仍将是新技术的平台,不过同时也将面临那些由PC技术衍生的电子设备的挑战。(彭玉磊、温俊华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