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的战争题材电影总是散发着俄罗斯大地的质朴大气和深沉之美,这部创作于1964年的黑白作品也不例外。在影片中,有一望无际的麦田、“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农庄美景,还有那在阳光下挺拔耸立的白桦林,林中小溪也在绿荫间隙透出的斑驳阳光照耀下粼粼流淌。但在影片中,这些安逸的田园风光却一再被战争的丑陋所侵入:在纳粹士兵和军犬的急追之下,苏军战俘们谁都无心品味白桦林的清新,在看守监视下强制劳动的被占领土苏联妇女心中也不会涌现对于丰收年景的喜悦。这种强烈的对比的确起到了烘托影片沉重气氛,为英雄人物的出现做好了铺垫。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通过前苏联电影审查部门这一关,影片在对片中战俘主人公们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同时,还是令人惋惜地出现了不少程式化脸谱化的东西。比如说可以对影片中的人物进行对号入座:坦克车长米沙就像一位标准的政治委员,从始至终意志坚定,带领其他战俘一齐奔向自由;法国修理工囚犯就像是一位党外进步人士,是米沙的助手,但绝对不抢镜头,堪称一号绿叶;至于另外两位苏军囚犯,他们从胆小逃跑到最后鼓足勇气战斗转变过程,从某种角度上说反映的就是苏联爱国主义教育在普通士兵中所产生的效果。至于电影中的德军士兵,要么是“不是我军无能,而是苏军太狡猾”的军官,要么就是还没补钙战斗力低下的士兵。因此对于看过《南征北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等一系列本土“脸谱化”电影的本人而言,不能不感到一丝悲哀。
如果对影片剧本进行推敲的话,就会发现过多强调政治意志和思想性,已经对剧本的合理性或是影片效果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在影片中,一辆T-34坦克加一次油(还没加满,因为要点火让德军以为这辆原本是靶子的坦克已经中弹燃烧)到底能行驶多长时间?难道德军在后方就没有部署一辆坦克来追这辆“鬼战车”?德军战斗轰炸机什么时候变成了单纯的侦察机?最后被德军戒严的山路上又怎么会冒出一个德国孩子,倒在坦克前大哭,让米沙跳出坦克救人,弘扬一下他的人性,让其光辉形象最后得以升华?这些硬伤让人只能说有一点遗憾。
必须要提到的一点是,这部影片并没有像《解放》系列影片那样宏观地描绘二战苏德战场的大场面,而是从微观的角度刻画了几个不愿在战俘营等死而最后放手一搏,开着靶子坦克逃出反坦克炮实验场的苏军战俘,这种以小见大的题材反而能引起观众对影片的某种认同和共鸣。此外,考虑到苏军战俘在战争期间,以及战后岁月中所遭到的种种苦难和迫害,在此我要向这数百万名同样也拥有喜怒哀乐、同样有着强烈求生欲望的不幸人群表达我的怀念和追思。(菊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