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恳倾听人民呼声
穿过刘云庭卧室,就到了刘少奇的卧室。1961年春夏之交,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回乡调查时,就在这间普通的土砖房里整整住了6天6夜。房间里陈列着刘少奇回乡调查睡过的简易木床,使用过的简陋书桌、煤油灯和他回乡调查时伏案批阅文件的照片。
靠东南角的这间是刘少奇大哥刘墨钦的卧室。紧接下来的是刘少奇父母亲的卧室,里面陈列着刘少奇父母睡过的床、织布的纺车及刘母鲁氏的画像。沿着刘少奇父母的卧室往右走,就到了横堂屋,它相当于旧时农家的客厅。1961年刘少奇回乡调查时,便在这间屋子里找来了父老乡亲、儿时的伙伴,一起座谈、聊天、拉家常。面对刘少奇诚恳的态度,乡亲们再也顾不上统一的口径,痛痛快快地把憋在心里好几年的苦水全倒了出来。也是在这间屋子里,刘少奇果断地做出了解散公共食堂,纠正“五风”(指“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作者注)的重大决策,拯救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命运。这次回乡,刘少奇拒绝了当地政府要修缮故居,并将故居作为纪念馆的请示。他看到办公共食堂的时候拆掉了一些民房,现在好几户村民无房可住,就把这些村民召集在一起说把旧居房子分给他们住。村民们不肯接受,刘少奇恳切地说:“拜托大家为我‘守屋’好不好?”刘少奇的诚意让乡亲们无法推辞,先后有6户农民搬进了故居。所以说,刘少奇故居经历了十年浩劫,仍能基本上保存原来的模样,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平民主席 历史伟人
与横堂屋相连的是刘少奇三哥刘作衡的卧室。穿过横堂屋就到了碓屋,这是一间加工粮作物的作坊,陈列着去皮的推子、舂米的碓子、风车和粮仓。碓屋的左边则是几间偏房,其中一间是刘少奇小时候读书的书房,另外的几间则是堆放农具的杂屋、猪栏屋和酒房。走出这些偏房便来到了天井,它主要是用来采光、通风排水的,是旧时湘式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顺着天井笔直往前走,就到了厨房。刘少奇家里人口多,厨房也很宽敞,有一个很大的灶台。隔壁还有一间小小的烤火屋,冬天家里人围炉而坐很暖和。火炉上挂着具有江南农村特有的梭筒钩,主要是用来悬挂水壶、饭锅,熏制腊肉、腊鱼用的。它利用简单的杠杆原理根据火膛里火势的大小可以上下调节距离,在当时来说算是很先进的东西了。
不知不觉中,刘少奇故居已参观完毕,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在拜谒刘少奇故居之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作为一代伟人的刘少奇,无论从空间与距离上都离自己很遥远,也许是自己无法走近历史,抑或是穿越历史。在我的记忆中,这位伟人身上始终笼罩着很多不被人们知道的东西,尤其是“文革”中那段人妖颠倒的岁月。然而,今天我随许许多多瞻仰的人群一起,抚土墙,仰天井,游目于破旧的书桌与煤油灯,骋怀于简易的床铺与木凳,于是一位平民主席的风采就深深烙印在自己的脑海里。心里突然滋生一种感叹:刘少奇就是那高耸的花明楼,寄托着人民的怀念。于是,故园新了,故园的一切都活了。故人虽逝,故园的魅力经久不衰。置身于这青山绿水当中,于恬静清幽中与这位历史的见证者——故居亲密对话,重新去审视一段历史时,我记起了这么一首诗句:斯人虽已去,浩气犹长存。充盈天地间,润泽世无穷。于是,在熙熙攘攘的参观人流中,我在手机上记录下了刘少奇生前说过的这么一句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人物小传
刘少奇(1898年-1969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湖南宁乡人。1921年刘少奇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等著名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等。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完整的概括和系统的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1959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64年,再次当选国家主席。他在制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遭到政治陷害,被免除一切职务。1968年10月被开除出党,1969年11月12日病逝。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恢复其名誉作了专门的决议,肯定了刘少奇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功绩。(作者:孙中华)
实习编辑:楠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