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DAILY 首页  
 
 
 
 
 
西柏坡随想
[ 2009-09-23 16:42 ]

西柏坡随想

中国日报网环球时尚消息:西柏坡,一个崇山峻岭中的小山村,因60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建立了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指挥并打赢了三大战役、制定并颁布了土地法大纲、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而闻名中外。不久前,国防大学组织我们到这里参观见学,领略领袖风范,感悟精神力量,时间虽短,但足以使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洗礼。

在参观中我们看到,先辈们的事业何等伟大,而生活却如此简朴。那摞满补丁的睡衣、二尺桌子、伙房会堂、纺车石碾,无不见证着革命者的理想和信念,彰显着伟人们崇高的品格和魅力。他们始终信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有了这样的境界,何忧不得天下人心?何忧三大战役不胜?因此,“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历史的必然。作为“西柏坡”的后人,只要我们有了始终想着群众利益的心,有了始终惦着百姓冷暖的情,就有了艰苦奋斗的动力,自然也就懂得谦虚谨慎、勤勉从政、亲民爱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之时,正值全国胜利前夕。先辈们没有陶醉于欢乐声中,而是高瞻远瞩地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忠告,并多次强调决不当李自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两个务必”既是历史上政权兴亡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揭示。它集中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科学地回答了共产党人怎样经受革命胜利和执政考验的历史性课题,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两个务必”仍然是我们的传家法宝。作为西柏坡事业的继承者,必须牢牢记取、倍加珍惜。只有发扬“两个务必”精神,我们才能够自强不息、奋发进取、永不懈怠;才能够保持清醒,永不动摇地将革命事业承传千秋。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把从西柏坡进军北京风趣地比喻为“进京赶考”。这种肩负大任前的谦诚和冷静,加速了新中国的诞生。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革命军队的历史使命。从现状看,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我军要完成新时期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严重影响,以及改革深化凸现的社会矛盾,多样化军事任务对我军的要求,给我们提出了新考验。

我们务必清醒地看到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作为新考题的应试者,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树立起强烈的“赶考”意识,居安思危,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念,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中,我们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接好西柏坡的薪火、秉承西柏坡的精神,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在履行使命的新考题上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实习编辑:刘婷  来源:《解放军报》

 

 

 
  网友祝福  
 


  海外看中国  
世界的“中国观”:西方60年的中国故事
>> 详细

  手机留言 更多
  • 1381***5948:希望我们的国家再也不要遭受“512”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
  • 1581***2838:台湾,你妈妈60大寿,喊你回家吃饭。
  • 1376***6312:想去北京看国庆庆典。
  • 1354***4713: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好更强大。
  • 1582***1029:中国,加油!
  • 1331***3113:愿我们的祖国繁花似锦,岁岁昌隆!
  • 1381***1395:60年沧桑见证中国巨变,愿我们更加自信自强。
  • 1358***7650:台湾早日回归,中国和平崛起。
  往期回顾 更多

 
| 关于中国日报网 | 关于中国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