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意义上,改编作品的生命力往往依托于原著,文字的隽永魅力如何用影像来呈现,这该是文学改编作品的重中之重。
电影给我的感觉,正如一本香气四溢的书一般平静而奇妙。 这是一部淡如水的影片,故事就在这穿越与归来的不断轮回中前行,在无法折返的时间旋涡中给人以一种莫名的伤感。虽然理性告诉我这个故事是多么的虚无缥缈,但让人久久品味的正是这来来往往的生命碎片所传达的唯一信息:人间之爱,可以永恒在每一个人的理想国。
如果你已经被好莱坞式的煽情惯坏了,或者厌倦了那些流于浅表的卿卿我我,本片所表现的那种令人不自觉间黯然伤神的情感状态可以给你一种久违的清新感,这很重要,因为浮躁的当下能有这种影片出现实在很难得。
其实技术上影片没什么可以说道的,无论影像还是剪辑的流动感,都不陌生,并且在你完全进入剧情之前有些场景的时间状态甚至有点模糊,虽然我私底下认为这可能正是一种刻意的安排:虚化时间,强调“现在”。
作为一个科幻故事,时间穿越的设定之外没有任何幻想成分,其实就是一种暗示:之前或者之后,抓住当下的每一分钟才是最重要的。剧中人每一次相遇都是离别之前的一刹那,印证着离别才是永恒的人生主题。他们不顾一切的相爱,抓紧在一起的每一分钟热恋,哪怕女主角厌倦过,男主角痛苦过,两人的种种相处就是普罗大众所能经历与体验的人生,不同年龄段的他们之间发生的事也如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遇到的人生阶段一般:成熟遭遇青涩,乐观征服恐惧,悲伤与坚强同行。影片给我最大的感动,正是这种平淡却绵延不绝的温情。 说科幻包裹的爱情故事,我只能部分同意。
可能你看见的最多的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磕磕碰碰的坚强爱情,但我分明看见了那种属于家庭的感情元素,并且贯穿整部影片。片头母亲的意外死亡和父亲随之而来的久久不散的沮丧,那种悲哀尽管只是影片中段出现的几个镜头,但已经足够在这部极为安静的影片中显得那般独特而伤感。男主人公那种童年丧母的失落感也和成年后穿梭时间的偶遇母亲对应起来,这里亲情的味道更容易被人嗅到。
这种表现男主角家庭关系的小细节,在他几经波折终于有了女儿之后又得以延续,使得前后呼应,把一个被时间穿越弄得看似四分五裂的故事串联起来,一幅轮回在人间之爱的画卷也得以善始善终。爱永恒,这应该是影片探讨的终极命题,假如单单看成一个哀伤而美丽的爱情故事似乎显得不够完整。
演员方面,艾瑞克巴纳与瑞秋麦克亚当斯这种演员组合比较有新意,虽然个人意见是巴纳的外形较冷未必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他的眼神在片中的作用很明显的要好于那充满阳性魅力的外形本身,我也真的看到了一些属于角色自身的哀怨气质,男女主角之间的互动感,瑞秋麦克亚当斯相比之下略欠缺一点,但整体的感染力已经比较出色,这里面应该还有摄影的功劳,外景的取景始终保持在暖色调下,中近景的切换也算熟练。演员与摄影都与故事基调贴的很紧,尽管部分时间里有叙事缓慢重复之嫌,但以故事的角度而言又显得合情合理。
其实不一定非要在技术上,剧本上刻意去挖掘一部电影的缺陷,有时候心平气和的看电影,可能更容易看到影片的动人之处,理性也不一定就是评判一部电影的最好心态,因为我们的年代任何一种浮躁的生活状态都可能是压抑的,令人竭斯底里的,心得不到安静,情感自然就无法舒展。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给无法深刻的当下一种脱离尘嚣的观影状态,感受“情感”二字,坦然接受生命中每一个相遇与别离,所以大肆批判用于该片似乎没有必要,影片本身也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缺陷。我的意思,本片除了商业化流水线下的一贯商品属性,更多的具有一种文字记录性质的魅力和关于爱的时间性的探究,这很难得。
最后,不知如何结束的时候,我偶然想到一句话,权当结尾,记录下此时的心情。尔冬升在《新不了情》的最后,有一个字幕,是阿敏写给阿杰的最后一句话,大意如下:如果生命最坏只是死亡,那生活中我们还有什么无法面对的事情? 也许《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在爱情之外所传递的信息,也正有此意。
来源:麦童的博客 实习编辑:舒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