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娱乐>独家策划>2010虎年春节联欢晚会>相关评论
春晚老面孔烦了新面孔难现
2010-02-12 14:42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网友的评选固然带有娱乐色彩,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偏激,但细细想来,网友发此怨气也不是没有道理。从目前央视春晚“过堂”的语言类节目看,这些老熟脸依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除了赵本山的小品《就差钱》(小沈阳的节目未定)外,还有冯巩的相声剧《不能让他走》、黄宏和巩汉林的小品《两毛一脚》、姜昆的相声《和谁说相声》、蔡明和郭达的小品《毕业歌》,郭冬临的小品《一句话的事儿》。而新人的作品有贾玲和白凯南的《大话捧逗》、周炜与几位歌唱家混搭的《小合唱》、闫妮和殷桃的小品《我心飞翔》、湖北方言小品《50块钱》、李伟健和武宾的相声《晒晒80后》。从以上这些节目看,如果小沈阳的小品也列上的话,目前的语言类节目达到12个已超标,按惯例应该在八九个。先期目睹过这些节目的娱记猜测,如果要淘汰,新人的淘汰几率更大,老熟脸还会牢牢把着这阵地。

春晚这些年来与这些老面孔“干上了”,主要还是因为创作乏力和人才不济。相声现在是一个需要“振兴”的行当,每年的相声大赛,观众睡着的景象时而有之。小品则根本不是一个有日常演出的艺术表演门类,除了上春晚,平常基本没人鼓捣这个,少有的小品大赛上更是连舞蹈、音乐剧都招呼上了。而说到人才问题,人家崭露头角亟待拉一把的时候,春晚怕冒险,不敢带着人家玩。而等人家羽翼丰满已成雄霸一方的时候,你请人家,人家还不带你玩呢。这样的例子就有郭德纲的段子“我要下春晚”和周立波的直言“春晚是个好机会,只是和我失之交臂”。

说来说去,观众厌烦的是演员的“十年一面”,但更厌烦的是烂(滥)作品。像郭德纲、周立波这样受欢迎的笑星,十年八年才出一两个,而更多的演员常常是一年碰不上一个好段子。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光靠那些基本已离开创作一线和表演一线的老脸,为了一年一度的春晚,封闭在宾馆里能憋出什么出彩儿的作品来呢?(记者赵文侠 实习生 白鸥)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侯琦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