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玉的新男友
“今天我提前回家了,摆花,迎接客人。张曼玉的男友奥雷在北京开事务所了,我们大家一起庆祝。”今年9月,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发表了以上微博。聚会结束,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立即更新微博:“晚餐结束了,但没吃饱,最后只好吃月饼。多数人说外国话,也没听懂,只好发围脖了。”
在中国,提及奥雷-舍人这个名字时,“张曼玉的新男友”的身份总是被排在“央视大裤衩设计者”之前。
2007年6月,奥雷-舍人在北京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派对时,结识了比自己大7岁的香港演员张曼玉,两人一见如故。几个月后,奥雷-舍人与张曼玉十指紧扣着出现在公众面前。
提及女友张曼玉,奥雷并不觉得避讳。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坦言:“我的生活在过去几年确实比较稳定,大的变化可能来源于我现在独立的工作,而我人生的另一个转变就是我和张曼玉的相识了。”
作为明星,张曼玉的私生活总是备受关注,几段恋情也在媒体的曝光中被放大。她曾经说:“你不能只看到自己,你必须要与人交往,也许你出名的时候很高高在上,但最终你只会很孤单。”
这一次,热恋中的张曼玉俨然成为一个普通人。她和奥雷一起出席时尚活动,饶有兴致地在北京798看艺术展览,在北京坐地铁、逛超市。有人甚至目睹张曼玉在临别时向男友大送飞吻,活泼俏皮。“对我而言,一方面她无疑是美丽的,另一方面她也是平和普通的,正是如此,我们才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乐在其中。”奥雷-舍人说。
奥雷坦言,他与张曼玉有很多共同爱好,艺术、电影、文化、旅行等。“我们的朋友、工作的伙伴、闲暇的消遣都是相似的,甚至工作也会有交集。”张曼玉也曾在访问中如此评价男友:“有一个了解自己的人,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至于数次传出的婚讯,奥雷则表示:“三年多来,我们的状况一直很好。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婚姻,而是相爱相守。”
这些年,奥雷的工作重心一直都在北京,因为有了张曼玉,奥雷如今甚至把北京当成了自己的家。“北京还是我主要的家。”采访中,他笑着告诉记者。他说在北京,他总爱背着单肩包,步行上下班。“从家到办公室的路并不长,步行只要半个小时。”
奥雷说,走路是与一个城市亲密接触最好的方式。刚到北京时,奥雷-舍人饶有兴致地走遍了整条长安街,从东四环走到西四环。“这真的很长!我走了几个小时。”还有一次,奥雷-舍人拼命朝北走,朝一个方向整整走了12个小时。他想知道自己会走到哪里,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从市中心走到边郊,他感觉自己穿越了一座城市,到了从未走到过的地方。
“这是了解一座城市最有意思的方法。”
B=外滩画报
O=奥雷-舍人(Ole Sheeren)
我还没有过上完美的生活
B:可以说央视大楼影响了你一生的轨迹吗?
O:我生命中的将近9年时间与它息息相关。从2002年初开始着手该项目算起,迄今快9年了。现在,大楼竣工了,但我觉得它依旧相伴左右,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的改变是持续性的,这也是它最动人之处。
B:今年3月,你离开库哈斯,自立门户,做出这个决定困难吗?
O:很难,也很容易。这是一种自然的发展过程。在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离开的决定是各种因素综合之后的产物。大都会建筑事务所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能够施展才华、创造作品。但到了一定的年龄,到了某个特定的生命中的转折点,我自然而然地做出了这个抉择。
B:你认识雷姆-库哈斯已经15年了,你们之间的关系有着怎样的变化?
O: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自己还是一名少年。他对我建筑天赋的启发起到很大的作用,是他让我下定决心从事建筑,并且让我觉得自此之后建筑和我是不可分割的。
这真是一段很长时间的合作,同时也是一段成功而有趣的合作经历。而现在我到了放下过去、继续朝前看的时候了,一方面运用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来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也使我与中国的关系更加密切了。我们两个的关系很自然地有所变化。我刚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的时候,只是一个学生,后来我们两个成了搭档,这个从学徒到搭档的转变过程有着本质上的飞跃。在这期间,我们一起思考、一起工作,建立了一段很深厚很绵长的友谊。
我们现在还保持着联系,而且我相信以后也会一直见面,我非常喜欢这种状态。
B:对于工作室的未来,你是怎样规划的?
O:离开大都会建筑事务所后,我接了许多工作,甚至在事务所正式宣布建立之前,就已经有很多项目找我合作。我很想与中国、亚洲有深入合作,为它的发展做出贡献。我在这里的工作远没有结束,甚至还只是开始,对此我很期待。
有趣的是,我可能是第一个在中国当地直接设计的西方建筑师,许多建筑师虽然开了事务所,但仍旧在国外的家里设计中国的房屋。对我而言,文化不是一件关于出口和进口的事情,我想在这里,与这里的人相处。我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事务所就是重要的一步,我在北京为中国内地、新加坡、中国港台做设计,而下一步就是在这里操作欧洲的项目,这颠倒了通常意义上的顺序——我们习惯了在西方为东方设计,现在则要在东方为西方设计,不是生产,而是创造,我认为这是未来的方向。
B:提到你的作品风格时,很多人都用“新鲜”来评价,你自己是如何界定的?
O:这可能是最难回答的一个问题。从某种角度,我一直尽量不去定位自己的风格,因为个人风格意味着感官上的相似性,而我则始终追求创新和多变,每个项目都将根据其特定的情况来设计,例如所在的城市、大楼的类型等等。每次设计,我都会尽力抛开杂念,去思考这些不同因素所带来的设计灵感,我最大的兴趣就是设计出一幢全然不同的建筑。
B:你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O:我觉得完美生活并非一成不变的,而在不断变化发展,需要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刻都付出努力,确保它的与众不同与欣欣向荣。我人生的过去几年一个大的转变就是我和张曼玉的相识。
我肯定会说,还没有过上完美的生活,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够说已经达到,但我现在很快乐。
B:很多时候,你们的婚期会被谈论。
O:三年半来,我们的状况一直很好。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婚姻,而是相爱相守。内容远大于形式,婚姻与否亦如此。可能社会对此会很关注,但我们两个人相信生活的本质如何更为重要。她是我愿意与其分享爱的女子,我们有很多共同爱好,艺术、电影、文化、旅行等等。这些爱好和我们的工作分别有关,不存在任何的界限,但又不是从很专业的角度出发的。生活的美好或许就在于不用严格地区分工作和休闲。
来源:外滩画报 编辑: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