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人艺的《雷雨》向媒体开放排练。由此纪念曹禺先生诞辰百年的四部大戏都展露峥嵘。今年北京人艺推出的《日出》《原野》《北京人》和《雷雨》四部大戏中,无论旧作新剧,全部以颠覆性的手法重新解读曹禺作品,大胆探索人性,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态度还原名著精神。这些作品还有很多不足,你可以说陈好的表演不够纯熟,也可以说《北京人》太过实验,但这种大胆的颠覆本身便已经弥足珍贵了。
四大导演同时聚焦“人性”
由于时代原因,曹禺先生的四部著名剧作一直存在着误读问题,甚至在80后观众的中学课本中,《雷雨》的主题思想也被定义为揭露封建家庭的腐朽和没落。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对《北京人》的诠释中,曾家更是被定义为封建家庭的典型代表,剧中身处封建家庭的青年也被蒙上了革命发展对象的外衣。而《日出》被解读为万恶的资本家对劳苦大众的无情迫害,《原野》更是成了表达仇恨的代表。但今年导演这四部剧作的导演却纷纷抛却“传统”解读,深入挖掘作品中的人性魅力。
《日出》的导演任鸣说:“曹禺的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他的天才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永恒的深刻和批判精神。而经典是必须具备永久的深刻性和批判性的,这也是为什么今天之戏剧很少产生经典的原因所在。”《原野》的导演陈薪伊则表示:“曹禺先生在《原野》中写透了人的灵魂,这才是他真正的伟大之处。”导演《北京人》的李六乙则希望用剧中人影射当代思想麻木的“活死人”,而导演《雷雨》的老导演顾威则重在展现周家的伦理关系。
颠覆1
徐帆《原野》
金子不再让人讨厌
《原野》因为剧中仇虎的复仇、焦大妈误杀小黑子等情节而一直被当做一部充满了仇恨和阴森气息的剧作。剧中的焦大星一直被当作一个被金子戴上绿帽子的懦弱男人,像小丑般在舞台上穿梭往来,而金子,给人留下的印象则是风骚绝情。在本周《原野》开放排练时,记者发现,这一切都已经被导演陈薪伊所抛弃。她要濮存昕出演焦大星,要的便是濮存昕身上正直善良的气质,以至于焦大星后来变得狂躁,要与情敌仇虎一决雌雄时,观者无不对之报以同情心。
徐帆扮演的金子也不像以往的金子那样以浪荡风骚取胜,相貌清秀善良的徐帆,将金子在焦家备受压抑的状态展现得十分充分,同时也向观众们传递出金子内心的善良和良知,使这个人物不令人生厌。
颠覆2
陈好《日出》
陈白露的虚荣真实外露
在以往对《日出》的解读中,陈白露一直是一个披着爱慕虚荣的外衣、在旧社会和资本家重压下抑郁而亡的女性。在今天,导演任鸣和陈好等演员都在努力跳出单一的社会批判,尽其所能让《日出》中的人物更具当下意义。这一版《日出》让陈白露的内心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现。她的绝望不仅仅来源于金八的迫害,而是在对爱情的失望、对社会现实的愤恨和对自己抽身无力的无奈中走向死亡。
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陈白露,无论是对潘经理的依赖还是对方达生的回避和拒绝,都来得格外真实。这个角色则令观众们在走出剧场后久久回味,令人忍不住联想起自己的虚荣,自己在社会中的无助和偶尔闯入心头的绝望。
颠覆3
王斑《北京人》
迟疑让曾文清生不如死
四年前,导演李六乙首次推出《北京人》时,过分强调该剧的形式感,观众表示难以认可和接受。当上周《北京人》在国家大剧院再度登台时,观众们却发现李六乙从人性方面对《北京人》作的重新解读清晰地浮现出来。王斑此次的表演非常生动,他将曾文清的软弱犹豫、他对妻子思懿的冷漠、对表妹愫方的眷恋和对现实生活的厌恶时时弥漫在剧场之中,他想走而不敢走的迟疑带来挥之不去的压抑。
李六乙说,《北京人》就像是“活死人墓”,因为有些人虽然活着,却放弃了对生活的追求,好像已经死了一样。透过王斑的表演,观众可以窥见《北京人》的当下意义。王斑扮演的曾文清正可以让观众反观自身,我们是不是也身处自己厌恶的生活漩涡中而迟疑着不敢走出?
颠覆4
杨立新《雷雨》
周朴园人性之变更痛心
在曾经的舞台和影视作品中,周朴园一直是一个冷酷自私的资本家;在曾经的中学课本中,他还是学生们鞭挞批判的对象。然而,北京人艺从2004年起推出、在本月再度登台的新版《雷雨》却令周朴园焕然一新。比“剥削”“贪财”更令人痛心的,是周朴园在几十年间的人性之变。
老戏骨杨立新将他年轻时的善与桀骜不驯巧妙地融入在表演当中,让观众看着眼前这个开始苍老、严肃暴躁的周朴园时,可以联想起他年轻时质朴的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在杨立新演绎的全新周朴园身上,观众仿佛看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至纯至真的年轻人,另一个则是为社会所改变的资本家,年轻的周朴园在与鲁妈相见时突然闪现,两个周朴园的斗争来得尤为惨烈,令观者为这人性之变深深痛惜。
另眼旁观
好戏让明星回舞台
“没有合适的角色”是明星大腕儿拒绝回到舞台的主要理由。前几年这样的理由总是被批评成为自己拍影视赚钱找借口。但今年五部经典名剧却让大批明星主动请缨上舞台。在纪念曹禺先生的四部大戏中,十年未上舞台的胡军和陈好不约而同重返剧场;而国家话剧院推出的话剧《四世同堂》,令秦海璐、黄磊、陶虹等三十多位明星大腕儿趋之若鹜。如此庞大的明星阵容着实令人惊叹。曾经明星们躲着话剧演出拍影视,如今却是推了影视排话剧。胡军对自己重返舞台的解释很有代表性:“十年前演《北京人》,演出结束了,我还没演明白呢,自己一下子就伤了,不敢回来了。”
近年来,我们在舞台上看到了不少变了味儿的经典名剧,要么是粗制滥造,肆意篡改名剧精神;要么就是导演手法太过迂腐老套,把个名剧排得文理不通,闷头闷脑;还有一些原创话剧企图力邀明星,却终因创作态度不严谨而前功尽弃。今年这五部经典大戏因重新解读而让名剧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光彩。艺术性、思想性俱佳,这些名剧自然变得很是抢手。
明星不等于花瓶,当了明星不等于对艺术没追求。好演员更要配好作品,好作品更能成就好演员。今年极具颠覆性的五部大戏将让冷清的话剧舞台进入良性循环。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编辑:刘小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