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娱乐>黎明视角
“裸体纤夫”关键不在裸,而在假 (图)
2010-04-02 11:21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裸体纤夫”关键不在裸,而在假 (图)

中国日报网消息:近来,网上流传好些“裸体纤夫照”,照片上一些白白胖胖的“裸体纤夫”,令人哭笑不得。

“裸体纤夫”这个群体,在中国销声匿迹有20年的时间了。听说眼下湖北巴东政府开始想复兴地方民俗,用“裸体纤夫”吸引眼球,引来更多的游客,尤其是摄影爱好者。在我看来,且不说这提案本身是对是错,至少,就算演一出“裸体纤夫”剧,是不是也要导演得更逼真一些?

我至今记得第一次看到“裸体纤夫”时的震撼。那只是一组照片,并非真人,但他们身上展现出的那种纯真而坦然,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那是绝对与性无关的裸体,有一种艺术的力量。过了很久,我才想起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要光着身子干活?我知道纤夫生活贫苦,但再怎么穷,也不会买不起一块遮羞布吧?

直到去年我去贵州出差,才真正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个群体。赤水河上的纤夫跟祖国其他江河上的纤夫一样,常年在急流险滩工作,作业的时候很少穿衣服,因为他们经常要跳到水里,不可能每次换下湿漉漉的衣服。

纤夫的生活相当艰苦,有点像当今的矿工,但收入比普通农民要稍丰厚些。自上世纪80年代机器船广泛使用以后,纤夫这个古老的职业就几乎绝迹了。因此,最晚的关于裸体纤夫的图片记载,应该是在1980年代。而那时,照相机远没有今天这么普及,因此,留下的照片是相当宝贵的。

我去年在贵州走访的那个地方,也试图为振兴旅游业而恢复裸体纤夫的民俗。我看了一些近年“再现”的“裸体纤夫”照片,照片上的“纤夫”白白胖胖,拉的船又小又空,全然没有80年代那批照片给我的震撼力,反倒让我觉得分外滑稽。

我笑道:“这些人一看就不是纤夫,是装的。是不是纤夫,从皮肤的颜色就很容易看出来,真正被晒黑的肤色是全身均匀的!我估计这些假纤夫光着屁股,会浑身别扭,想来只是为了多赚几个工钱,才大胆一脱的。”

“裸体纤夫“到底值不值得作为地方民俗文化来复兴?很多评论者都将目光聚焦在“裸体”这个焦点上,因为他们觉得身体的暴露是一种耻辱。但这是用我们当代都市人的思维标准。当年的纤夫,对于裸体抱持着近乎古代希腊人的自然,没有丝毫扭捏,即便赤身裸体从河边洗衣的村妇身边走过,都没有任何不自然,不会遮遮掩掩。赤水河上甚至出现过一个著名的女领号工。我们现代人能想象一个女人能领导一批裸体男人工作吗?脑子肯定会想歪。那种接近大自然的原始氛围,是旅游开发商怎么也营造不出来的。

除了假“裸体纤夫”,国内现在有很多复古行为,都缺乏真实性。地方大力宣传老庄圣贤,尧舜禹帝的祭奠大典,多半并不是真的为了保护传统文化,而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且这出戏既没有教育性,也没有娱乐性。

我并不反对利用地方资源来推动旅游业发展,当然,有些地方争夺古代名人仿佛是保护自己啊的版权,已几近荒谬。但很多时候,这种为旅游目的而做的复古,不仅没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反而让人觉得俗不可耐。

比如,国内又很多地方为了重建具有地方历史特色的建筑物,而将一些真正的百年老建筑夷为平地。没错,新造的“古建筑”和老屋相比,有空调等现代化设备,甚至安全很多,但它们并没有文物价值。如今的一些旅游规划者,好像分不清楚古建筑和主题公园的区别。

让现在的年轻人脱了衣服,假装要拉着船逆流而上,这景象从性质上有点像某些古镇里老妇人纺棉纱,都是为了让外面的客人体验一下过去的传统生活,暂时忘记了现代生活的压力。但二者还是有所不同:老妇人年轻的时候可能确实用过织布机,而现在的年轻小伙子们,谁都不会真的拉过船。(据说巴东“裸体纤夫”中领队的早年确实当过纤夫。)

我倒觉得, 保护传统生活最好的是那些“农家乐”小餐馆和客栈。“农家乐”让游客有机会亲身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而游客的钱也能够直接帮这些农民致富。在这过程中,地方政府要求农户不能将建筑物改建成现代的风格,从而起到了保护传统的作用。

比较一下织布女和裸体纤夫,前者以前被当作落后的象征,而如今看起来很典雅。而纤夫以前十分自然,现在怎么看怎么怪,扮演者肯定扭捏,观看者只是猎奇。除非这些假纤夫好好训练一下,增加点逼真效果(演戏也总得演好嘛),不然还不如看那些老照片了。(张玥 译)

阅读英文原文:X-Ray Column: No tans, naked truths

http://www.chinadaily.com.cn/life/2010-04/02/content_9680428.htm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周黎明(影评人 专栏作家) 编辑: 扬扬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