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声音>妙语连珠
查韦斯:要么社会主义,要么死亡

[ 2007-04-04 16:26 ]

 

拉美“社会主义”浪潮解读

刘连祥

2006年轰轰烈烈的“拉美大选年”落下帷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多国左翼政党纷纷赢得大选,上台当政。

西方媒体将这股席卷拉美大陆的风暴称为“粉红浪潮”,称拉美“社会主义运动”在经历了十几年低潮后再度振兴。

那么,拉美近年来出现的“社会主义”浪潮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特点呢?专家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声势大,覆盖地域广。2006年,巴西、委内瑞拉、智利、尼加拉瓜、墨西哥、秘鲁等10个国家,先后举行了总统选举。此前已上台当政的巴西、智利和委内瑞拉左翼政党,在选举中守住了各自的阵地;尼加拉瓜、厄瓜多尔、海地和秘鲁的政权则是左翼力量新攻取的;加上由左翼政党掌权的阿根廷、乌拉圭、巴拿马、玻利维亚、多米尼加共和国,以及从1959年以来都由共产党执政的古巴,目前,拉美共有13个国家属于左翼政权。左翼政权“占领”了拉美总面积的80%,覆盖人口占拉美5亿总人口的70%以上。

多国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目前的拉美左翼政权中,除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外,还有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尼加拉瓜和厄瓜多尔的激进左翼政权,公开宣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拿马、秘鲁、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哥斯达黎加等温和左翼政权,尽管推行了一些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施政措施,但往往采取务实态度,“多做少说”。

“社会主义”领导人对美国态度强硬。在对美国的态度上,以古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为代表的拉美激进左翼,历来对美国采取强硬批评态度。古巴与美国的敌对状态由来已久。激进左翼领军人物、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更是时常对美国猛烈“开火”,甚至在联合国称美国总统布什是“魔鬼”。2006年上台的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是该国历史上第一位掌管国家命运的印第安人。从当选总统的第一天开始,莫拉莱斯就宣称他所领导的“争取社会主义运动”是“美国的噩梦”。

在经济政策方面,查韦斯等激进左翼领导人旗帜鲜明地反对经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公开反对美国倡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议,并提出了替代主张和方案,积极推动南美洲一体化。2006年4月29日,古巴、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三国领导人签署了一项协定,抵制美国倡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协定,三国承诺要建立社会主义地区性商贸和合作模式。

地区局势推动左翼崛起。拉美之所以出现新的“社会主义”浪潮,与当前该地区的局势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拉美国家按照新自由主义模式进行经济改革,结果惨遭失败。在墨西哥和阿根廷,大规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使国民经济遭受重创,社会的中下阶层对新自由主义和推行改革的右翼政党彻底绝望,随即转向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左翼政党。此外,拉美作为全球收入差异最大、社会分配最不公平地区之一的现实,也是左翼政党上台的重要政治背景。据统计,该地区10%的最富有者占据了48%的财富,而10%的最贫穷者仅占有1.6%的财富。这种贫富分化不断加剧的现象,成为拉美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大忧患,对政治局面的演变产生影响,并促成了左翼的崛起。

查韦斯就是在此背景下赢得总统大选的。他上台后即抛弃“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采取向弱势群体倾斜的福利政策,把从石油涨价中获得的部分财政收入,用于改善医疗、教育和其他基础设施,大大提高了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水平。拉美第一大国巴西总统卢拉当选后,也采取了扶助下层群众的措施,持续加薪,且增幅保持在国内通货膨胀率之上。

新“社会主义”建设有望高调推进。尽管美国对拉美“社会主义”的兴起深感不安,并试图采取遏制措施,但让美国担忧的是,拉美左翼的活动空间在继续扩大。左翼政党执政伊始,都将提高就业率、救助贫困人口作为施政重点,在过去几年中,经济形势改善,民望持续提升。2006年是拉美经济连续第四年保持增长,增速为“近年来少见”。去年12月18日,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表公报称,在2003年至2007年间,这一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预计将增长16%。此外,2006年,拉美地区的失业率从9.1%降到了8.5%。因而,拉美新“社会主义”建设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高调推进。

欢庆胜利为时尚早。拉美左翼政党还远远没到可以欢庆胜利的时候。以委内瑞拉和阿根廷为例,近年来,其经济之所以能获得高速增长,一方面是在前几年严重衰退后的恢复性增长;另一方面则是搭了全球经济复苏带动石油、粮食价格上涨的便车。因而,加强、加快拉美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各国经济发展,成为各国需要共同探索的问题。具体说来,包括三大问题:第一,已掌权的左翼领导人,如何有效发展经济,推动社会发展,以继续赢得选民的拥护和支持;第二,如何使推行的政策既符合本国实际,又符合当前的全球化趋势;第三,如何处理与其他政治力量的关系,如何遵守民主程序和各种游戏规则。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