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尚>奢品>奢品资讯
首届中国国际钟表展以七位数亏损落幕
2011-10-04 10:05:29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首届中国国际钟表展以七位数亏损落幕

赚钱并非唯一目的

“筹办这次表展绝对赚不了钱,但赚钱并不是唯一目的。”王寂告诉记者,筹办过程中遭遇的巨大变故让他们重新思考举办表展的目的,他甚至思考,中国是否真的需要自己的表展。

“从刚性需求来说,中国也许并不需要自己的表展。但展览是一种媒介,有遴选糟粕的功能,因此首届CIWE表展的教育意义是更重要的。”王寂说。

据钟泳麟所说,表展运营十分艰难,“我不敢回答,其实我们的亏损达七位数字。”

尽管CIWE表展的参展商数量与涉及的品牌数量都可以和SIHH相提并论,但多数为年产量在千枚以内的独立制表商,他们或初次进入中国内地,或仅在中国香港设有专柜。而一些主流腕表品牌则往往来自于欧洲坊、冠亚名表城这样的代理商。表展现场,汽车展区、拍卖行展厅与某银行的大幅招牌都透露出此次表展中钟表参展商的底气不足。

王寂告诉记者,一年前筹备表展时,各大主流品牌都积极响应,钟表业的奢侈品巨头历峰集团、斯沃琪集团和路威酩轩集团旗下的诸多品牌都表示了很强的参展意愿,Cartier甚至订下了最大的展厅。但钟泳麟说,“因为不好写出来的原因”,这些品牌纷纷临阵反悔,让表展陷入尴尬。

面对僵局与低谷,欧洲坊钟表的行政总裁邱子杰曾对王寂说:“这件事情你们不做,谁来做?”这句话颇有点赋予历史使命的感觉,但支持他走到最后的,更多的是完成一件事情的决心与惯性。“就像是画圆画到一半,让我丢掉画笔不把它画完,我绝对不干。”想到今年10月份法国Belles Montres表展即将在上海举行,王寂更加相信,“法国人都能到中国办表展,我们在自己地头上办事没理由不成功。”

几经周折,表展组委会在这种类似理想主义力量的驱动下,更改了最初一线品牌汇聚的路线,转而关注难以在两大表展上发出声音的优秀独立制表品牌。表展的场地也从原计划的6000平方米缩水一半,为了吸引那些资金并不雄厚的独立品牌参展,原来上百万的展位费用也减至“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组委会的统计,在为期4天的展览中,共有近2万人次参观者慕名而来。在王寂看来,虽然这次展览因为各方面的沟通问题仍然存在诸多不顺如人意的细节,但他觉得满意。

“我们都只是一群爱表的人,在这个表展游戏里我们都是第一次。我们很业余,可以把这场游戏打成这样,我已经觉得很精彩。”谈及未来计划,王寂认为,“丰富”将会是下一届表展带给参展者的强烈感受。

 

来源:第一财经网   编辑:元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新闻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