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婕,一个25岁高挑靓丽的女青年,本该是风华正茂挥洒青春的好年华,但她却整天待在家里和猫狗为伍,不爱逛街、不愿交朋友甚至不愿上班工作。她的情况经专业心理医生诊断为人格失调,在积极治疗后,张婕的病情明显好转,终于投身到工作中去了。心理医生表示,人格失调的心理病症多与患者的成长环境有关,应加以提防和干预。
1
不愿工作整天与猫狗为伴
张婕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7岁时父母离婚,她一直跟母亲在深圳居住。其母亲许女士介绍,张婕在读初三时学习压力很大,考得不好就坐在地上大哭,有时还从学校往外跑,在街上无目的地乱逛。
到了高中,张婕经常不愿上课,和同学也几乎没有什么交往。在寝室,经常因为乱放书籍和物品遭到同学指责,因为遭到同学们的排挤,变得更加封闭和沉默了。
高中辍学的张婕在家待了几年,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又辞职回到家里,和母亲经常发生矛盾,许女士管得多一点,张婕就乱发脾气,变得很暴躁,有时还喊着要自杀。
虽然许女士对女儿疼爱有加,但对女儿的怪异行为也越来越难以接受。张婕赋闲在家时,先后收留了3只流浪猫和7只狗,弄得家里又乱又脏,还惹来邻居投诉,张婕整天跟猫狗混在一起,除了许女士,不再和其他人接触,没有一个朋友。也不再愿意出去工作。
心急如焚的许女士将女儿带到医院治疗,医生认为张婕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有自杀的倾向,于是诊断为抑郁症,并开了一些药。但过了一段时间,张婕的情况没有多大起色。
2
人格失调不同于抑郁症
北大深圳医院特诊科心理医生王晓京接诊了张婕后认为,她的病不是抑郁症,而是人格失调症。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王晓京介绍,张婕的情绪并不是一直低落,虽然她口中喊着要自杀,却并没有自杀的念头,更没有自杀的行为,只是威胁母亲来达成自己的愿望,比如要钱等。
患者通过养猫狗的方式来脱离社会,不参与社会竞争,他们没有人际关系,没有朋友,依赖性非常强,不想参加工作,这些都是人格失调的表现。他们虽然生理发育成熟,但心智并不成熟,即使长大成年,也只相当于10多岁的心理年龄。
通俗地说,在漫漫人生道路上,一个人对自己该有正确的评判,负起相应的责任,到了什么样的年龄就该做什么样的事,如果到了工作的年龄不想工作,还靠别人养活,不愿负责任,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评判,这样就是人格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