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尚>乐享生活>美食
中国人怎么吃年夜饭 专家推荐六种健康菜
2011-01-28 16:30:47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年夜饭营养有两大失衡

对于年夜饭的定义,从大鱼大肉转变到营养平衡,是国人在饮食上的新目标。调查显示,今年年夜饭,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口味多样,适合全家(37.56%),其次是荤素搭配、营养均衡(29.81%),第三为味道清淡(11.50%),第四是少盐少油、多蒸多煮、健康烹调(10.09%)。和以往年夜饭浓烈口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超过四成人表示,为照顾家中老人、小孩和慢性病患者,年夜饭的口味会保证清淡。

虽然国人有了健康饮食意识,但调查也显示,大家在如何选择菜品、获得健康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25.05%的家庭中,年夜饭里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太多;25.05%的家庭蔬菜太少,一桌菜只有一两盘青菜;12.63%的家庭年夜饭里没有粗纤维食物(比如粗粮、高纤蔬菜等);10.06%的家庭口味较重,普遍偏辣、咸、甜;8.35%、7.71%、6.85%、4.28%的家庭分别是没有主食或主食很少、油炸菜比较多、海鲜过多蛋白质过高、没有豆制品。并且,有超过七成人表示,年夜饭会产生大量剩菜;超过五成人家中“剩菜较多,除夕后要连吃好几天”。除了营养外,年节期间大部分人的饮食会更加不规律:20.36%的人比平时吃得多;20.58%的人吃得比平常油腻;20.36%会吃大量的坚果零食;11.19%用餐不按时按点。

对此,北京军区总医院营养科主任孔筠解读说,虽然大家的营养观念逐年增强,但从调查中还是可以看出,许多人的年夜饭吃得并不健康,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两大失衡”:一是营养收支失衡。大家吃了过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再加上饮用大量含糖饮料,导致能量“供大于求”。此外,饮食不规律、晚睡少睡、喝酒多都会导致正常生活节律和消化道“作息”被打乱,使得饭量增加。往年数据表明,过完年后,32.69%的人体重增加。孔筠认为,今年体重增加的人如果超过三成,也是预料之中的事。二是营养比例失衡,节日进食大量鱼肉海鲜和油炸食品,但主食却吃得很少,会导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比例失衡。蔬菜、水果、菌藻、豆制品、粗粮摄入不足,让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够。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盐超标。“即便有些人刻意限盐,但还是躲不开食物中隐藏的盐。”比如100克香肠中有4克盐、100克榨菜中有11克盐,所以控盐应从全方位入手。此外,海鲜和坚果类的摄入超标也存在问题,有些海鲜中汞含量较高,不宜大量进食;坚果虽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但也属于高热量食物,应该限量。有数据显示,往年年后受到上火、消化系统疾病、便秘困扰的分别占到28.13%、17.55%和12.74%。对于慢性病患者,还有可能导致血压、血糖升高,痛风和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这些都需要人们在享受节日时提高警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