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尚>文化资讯
民俗趣谈:西安城南的"王宝钏文化"
2011-01-18 15:48:09      来源:西安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以寒窑所在地曲江池为中心,包括长安区许多地方在内的西安城南广大区域内,流行着许多与王宝钏有关的特殊风俗习惯,形成了典型的“王宝钏现象”或“王宝钏文化”。

不嫌贫爱富的婚姻文化

当年身为“相府小姐”的王宝钏,为了爱情毅然选择了“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薛平贵为夫。由于其父王丞相嫌贫爱富,看不起这个“薛贫郎”,威逼女儿退婚,遭到拒绝后一怒之下当堂“三击掌”,将二人双双赶出家门,使王宝钏瞬间由锦衣玉食的相府千金成为穷人妻,过上了普通百姓的清贫生活。宝钏的二姐夫魏虎企图霸占她,借征讨西凉之机,将薛平贵打发去了西凉,新婚不久,薛王二人便劳燕分飞,此一别竟长达18年!从此,王宝钏吃尽了苦头。

王宝钏故事的长期流传,加上戏剧舞台的潜移默化作用,当地的百姓在鞭挞王丞相等人行径的同时,对于王宝钏勇敢追求爱情的精神和不向权贵低头、坚贞不屈的高尚品德尊崇至极,并且一代代教育自家的女儿不要嫌贫爱富,要严格遵从儒家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传统思想。在为女儿择婿的问题上,人们表现得也非常谨慎。听媒人介绍之后,还要委托知己的亲朋好友多方打听,从男方的人品、体貌、家庭经济、父母的人缘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了解,在充分调研、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取舍。亲事一旦定下来,就不会轻易反悔,如果男方家里发生变故,即便生活十分困难,也不会主动退婚。问其原因,女方家长往往答以“咱不做王宝钏她爸那样的人,叫人指着脊梁骂咱嫌贫爱富,在人前抬不起头”。城南一带尤其是传说中王宝钏生活过的地方,民风始终非常淳朴,曾经长期保持零离婚率的纪录。虽然近些年也受到冲击,但该地人们的离婚率仍然是很低的。

钟情野菜的饮食文化

魏虎未能达到目的,于是卡断了补给线,克扣了薛平贵所寄的生活费,使王宝钏原本就十分清贫的日子雪上加霜。传说,为了活下去,每逢夏秋收获期,王宝钏都到收过庄稼的地里捡拾落在地上的麦穗、谷穗和各种豆类,作为自己的口粮。其他时间则靠挖野菜、采榆钱、摘槐花来糊口。西安城南的土质好,植被茂盛,可食用的野菜、野草种类极多,认得野菜的人,随意在田头路边摘上一把,拿回去都能吃。春天有蒲公英、马齿苋、白荠荠、白蒿,麦田里有荠荠菜、麦瓶儿、米蒿蒿、羊蹄荚子等,榆、槐等许多树木的嫩叶以及榆钱、槐花、枸杞芽等也都能食用。夏秋季有灰灰菜、野人汗菜、野芹菜、打碗花蔓和许多叫不出名的野草野菜野果,还有雨后荒地上的地软等等。许多野菜吃不了还可晒干,存放到冬季食用。

在王宝钏吃过的各种野菜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荠荠菜。传说五典坡周围麦田里的荠荠菜都被王宝钏挖光了。荠荠菜只在麦田里与小麦共生,别处是找不到的。因了王宝钏,荠荠菜也成了这一带的招牌菜,特别是在每年正月十五至十八的寒窑庙会上,荠荠菜馅饺子是最受欢迎的佳肴。上世纪80年代,寒窑重新开放时,《西安晚报》还专题介绍过这里的荠荠菜馅饺子。曾经风靡一时的现代眉户戏《梁秋燕》的女主人公梁秋燕,也是用自己剜来的荠荠菜慰劳军属的。

忌叫“三姐”的称谓文化

因为王宝钏排行老三,人称“王三姐”。她被赶出家门以后,又遭遇了夫妻分离之痛,在寒窑受苦18年,所以当地人就迷信地认为三姐命苦。“娶妻别娶三姐,生女别生三姐,嫁女别嫁老三。” 几乎是城南一带人的共识,并且误认为这是命中注定,谁也改变不了的。因此,在崇扬王宝钏为爱情坚贞不屈的精神和继承她吃野菜传统的同时,也尽量避免其悲剧在自家人身上重演。为女儿挑选夫婿时,除条件特别突出,一般不会将老三作为首选,怕过门后被叫做“三姐”,甚至给三女儿起名字都要绞尽脑汁考虑再三。对已婚女子,更是极力避开“三姐”这个让人生畏的叫法。长辈或比其年长的同辈们对娶进门的媳妇,通常依照本家兄弟的排序,将其叫做“某姐”,如老大的媳妇叫做“大姐”或“一姐”,老二的媳妇叫做“二姐”。因为犯忌讳,老三的媳妇绝对不叫她“三姐”,而叫“四姐”、“五姐”……因此,从老四媳妇之后,顺序就乱了。至于晚辈,仍然将其叫做“三嫂”、“三娘”、“三妈”、“三婶”不变。

在我父辈七个本家兄弟中,我父亲排行老四,按顺序我母亲应被叫做“四姐”,但却被叫做“六姐”。因为在她之前娶进门的三妈(三大娘)被叫做了“四姐”,不知为何对我母亲的称呼没有按顺序被叫做“五姐”,而后于我母亲娶进门的五娘却仍然被叫做了“五姐”,这样一来,后面的六娘、七娘就不好称呼了,老人们干脆直呼其名。像这样的情况在当地非常普遍,仅我老家所在西曲村第四村民小组三家都有类似的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种迷信观念逐渐被打破,人们的家族观念也逐渐淡化了,排序往往只限于自己亲生的兄弟之间,“三姐”的忌讳现象已经基本不存在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王宝钏和王宝钏文化的流传也在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同时也逐渐淡化或摒弃一些旧的东西。如今的曲江池寒窑,王宝钏的故事里已被赋予更多的爱情成分,甚至有人将寒窑称为“爱情谷”。无论怎样,王宝钏的故事和其文化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继续流传下去。

(李生海 西安市雁塔区委党校干部)

文章来源: 西安晚报             实习编辑:任爱凡




更多新闻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