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戏曲剧目,由于历史悠久和生活土壤的深厚,再经过历代相授的杰出演员的反复加工,使之具有了独特的民族特色。中国戏曲艺术,特别是传统戏曲艺术,主要保留于历代相传的剧目中。秦腔剧目原传说有“五千出”之多,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的《秦腔剧目初考》收编秦腔剧目达一千六百多个。这些剧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明显地表现出较强的人民性和浓郁的秦地民情风俗色彩。
秦腔传统剧目,自明代始于舞台演出,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秦腔就已经流布到了东南沿海一带,在《钵中莲》传奇中留下了足迹和身影。这一点从刘献廷《广阳杂记》、李斗《扬州画舫录》、焦循《花部农谭》、沈桐威《谐铎》和“苏州老郎庙碑”中可知。到了清中叶,秦腔已在京、津、江、浙、广、闽、川、云、滇、黔等地广为流传,成为一个成熟的剧种。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历代秦腔艺术家的创作、积累和不断繁荣、发展,特别是经过历代艺人的口口相传,反复加工与磨练,以及经过舞台考验与筛选,才形成了数以千计的秦腔传统剧目。这些秦腔传统剧目,在内容、取材上,以描写历史题材为主,以表现民间生活为辅;以表现全面、完整的政治、军事斗争为主,以日常生活、爱情婚姻为辅;以表现英雄业绩为主,以一般人的生活为辅;在风格样式上,以悲剧、正剧为主,以喜剧为辅;在表演上,以唱念做打综合表演、生旦净丑各行当齐备为主,比较偏重某一方面的戏也有,但为数不多;并且,大型本戏多于小折子戏。
秦腔传统剧目的编写,艺术手法多样,多数剧目场面宏大、结构严谨;故事情节复杂、曲折,感人至深;唱词精炼朴实浅显、富有生活情趣,“以唱为主,技尽于场上。”但是,细究起来,这些剧目的文词琢磨、润饰较差。在这些秦腔传统剧目中,包含老艺人所谓的“四山”、“四柱”、“四袍”、“三珠一坠一寺”、“上八本”、“中八本”、“下八本”、“江湖十大本”、“十二龙凤”、“七十二调”、“四大记”、“小四本”、“四大城头”、“五大征”等等说法,还有“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等谚语。如此丰富的剧目并不是同时出现的,也不是从一个源头或者通过一渠道产生的,而是长期继承、发展和积淀的结果。
在这些盛演不衰的秦腔传统剧目中,有相当一批剧目流行时间很长,历代著名演员作为成名作演出的人次亦很多,并且是观众百看不厌、百听不烦的。如秦腔历代艺人们所讲究的江湖二十四大本及有关剧目《玉虎坠》《白逼宫》《回荆州》《法门寺》《蝴蝶杯》《辕门斩子》《走雪山》《铡美案》《火焰驹》《打渔杀家》《游西湖》《白蛇传》《玉堂春》《周仁回府》《五典坡》《八义图》等即属此类。《白蛇传》是清初由明人传奇改编而成的一个秦腔传统剧目,至今在舞台上已活跃了三百余年。清末以来,以此剧演出而成名的著名演员最多。
在这些剧目中,能够单独演出的优秀折子戏很多。所谓折子戏,是相对于本戏而言的,是本戏中最精彩的、在情节上有相对完整性的一折。比如《探窑》《赶坡》《游湖》《断桥》《三堂会审》《杀庙》《三对面》《二进宫》《三娘教子》《鬼怨》《杀生》《徐策跑城》《马超哭头》《小宴》《花亭相会》《挡马》《杀狗劝妻》《岳母刺字》《回府》《悔路》《哭墓》《打柴劝弟》《辕门斩子》等。
辛亥革命以前的秦腔传统剧目,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地方戏的禁锢及知识阶层对其的歧视,使得秦腔艺术长期处于一种心传口授的落后状态,极少文字记载。现存的传统剧目,除极少数是文人作品、有抄本外,大多数是解放以后,在戏改中挖掘出来的老艺人的口述本。这些口述本大多为秦腔艺人一代一代口传的舞台剧本。
辛亥革命后则涌现出大批秦腔剧作家,其中,当以西安易俗社及其剧作家为代表。西安易俗社在解放前的三十七年间,就有三十多人共同创作编写了五百五十多种秦腔剧目。其中,成就最大者当数孙仁玉、范紫东。孙仁玉长于写生活小戏,编写剧目一百五十多种,像《柜中缘》《三回头》《将相和》等等。这类剧目没有多少曲折奇特的情节和宏伟场面,只是平平常常的生活情节,但是,他却在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刻画出了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尤以《柜中缘》《三回头》两剧在西北地区影响最大,迄今仍活跃各地舞台,盛演不衰。
范紫东以编写大型历史、传统剧著称,是影响很大的秦腔剧作家。四十年间,他为易俗社编写了大小秦腔剧目六十八部。这些剧目题材宽阔,构思精巧,情节曲折,语言雅俗共赏,极适合舞台演出。影响较大的有《软玉屏》《三滴血》《新华梦》《秋风秋雨》《翰墨缘》等。田汉曾给《三滴血》题词:“此剧不只是公案戏,剧情离奇曲折,妙趣横生,与兄弟的爱人相误会处,可以追步沙氏……”《三滴血》后被搬上银幕,范紫东也因此有了“秦腔莎士比亚”的美誉。
在秦腔剧目创作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圣地延安发生的。其代表人物是马健翎,他是我国无产阶级戏曲史上利用秦腔表现现代生活的开拓者之一,曾对陕甘宁边区及建国后革命现代戏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马健翎的《血泪仇》及民众剧团演出该剧所进行的表演艺术、音乐唱腔的革新尝试,应该说是这一时期的杰出范例。建国后,戏曲艺术的“推陈出新”就是由此肇始并发展下去的。《血泪仇》已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光辉篇章。马健翎一生创作、编写现代戏、历史戏、整理改编传统戏达六十多出。改编的秦腔《游龟山》于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剧本创作一等奖。此外,他改编的《赵氏孤儿》《游西湖》也大获成功,成为秦腔的保留剧目。
现代戏在反映现代生活,反映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现实意识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和重要地位。它能够直接表现我国人民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迸发出来的奋发图强、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如今,秦腔舞台上涌现出的一批批反映当代生活的剧目,已经深深地扎根于观众中。除《血泪仇》之外,还有《雷锋》《祝福》《刘巧儿》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用戏曲形式塑造革命领袖周恩来光辉形象的秦腔现代戏《西安事变》,反映了重大历史事件,并且周恩来说陕西话、唱秦腔,堪称是一个重大创举。
新编古代剧在表现古代生活和探索历史经验方面,有着现代题材不可替代的认识作用和审美价值。秦腔剧目新编古代戏的创作,近些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在许多新剧目的不断涌现,且不少剧目在全省以至全国各类艺术评奖中身手不凡、奖次赫然。比如《千古一帝》《蔡伦》《大将王翦》《孝廉弑母》《王鼎尸谏》《李陵碑》等。
秦腔剧目真正的优劣和价值并不在一时一地或一部分人的一时评论。时间和观众才是秦腔剧目真正的公正的检查和评判者。评定一个剧目,是否为传世佳作,所需要经历的时代检验与历史淘汰时间,至少以60年为限。因而,一个剧目,若能经得起两次观众审美时尚大变的历史考验,并能继续活跃于舞台者,自然就可以成为一个超世越时富有生命力的传世精品。
愿更多的秦腔传统戏、现代戏和新编古代戏呈现舞台,为秦腔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王东明)
文章来源: 西安晚报 实习编辑:任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