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将至,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发幽古之思,思考一些与传统有关的事情。本版约请作家肖复兴写了一篇有关“北京门联”的文章。肖复兴先生多年来走街串巷,搜集“北京门联”,读来真是熟悉又陌生。遗憾的是,“门联”这种最生活化的文化,在逐渐离我们而去……今年假期,咱们不妨循着此文的线索,前往一观。
我一直以为,门联最见老北京的特色。这种特色,成为了北京的一种别致的文化。国外的城市里,即便有古老宏伟的建筑,建筑有沧桑浑厚的门庭,但它们没有门联。当然,在我国其他城市里也有门联,但都不会有北京这样的普遍,而且大多城市的门联,可以说是从北京这里学过去的,蔓延开的。
有据可考,北京最早的门联出现在元代之初,元世祖忽必烈请大书法家赵孟頫写了这样一副门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可见门联在北京的历史之久。当然,这样的帝王门联,是悬挂在元大都的城门之上的。我这里所说的门联,是指一般人们居住的院子大门上的那种。
作为老北京最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四合院,大门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给人看的一张脸,所以叫做门脸儿,自然格外重视。老北京四合院的大门,皇帝在时,是不允许涂红色,都是漆成黑色的,只有到了民国之后,大门才有了红色。所以,现在如果看到那种古旧破损的黑漆大门,年头一定是足够老的了,而那种鲜亮的红漆大门,大多是后起的暴发户。
老北京四合院的大门,一般都是双开门,这不仅是为了大门的宽敞,而是讲究中国传统的对称,这就为门联的出现和普及提供了方便。这种最讲究词语和词义对仗的门联,和左右开关的对称大门,正好剑鞘相配,一拍即合。
北京人,一贯是把门和脸放在一起等同看待的。门联,对于四合院的大门,就是这样的重要。正桩儿的四合院,正如西洋人穿西装一定要戴领带一样,如果大门上没有门联,一般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外地人外国人看北京,看什么呢?胡同越来越少了,四合院越来越少了,大门上的门联,一般都得有百年左右的历史,随着岁月风霜的剥蚀,本来就已经所剩不多,这样的胡同和四合院大批量的拆迁,自然也就越发难以见到了。
托“门联”言志
我只能把我这两年走街串巷所看到的一些门联,赶紧介绍给大家,有兴趣者,可以前往一观,兴许过不了多久,它们便再也看不见了———
“读书使佳,好善最乐”(前孙公园65号)。
“多文为富,和神当春”(西兴隆街53号)。
“绵世泽不如为善,振家业还是读书”(庆隆胡同3号)。
“芳草瑶林新几席,玉杯珠柱旧琴书”(保安寺10号)。
“忠厚培元气,诗书发异香”(南芦草园12号)。
这几副门联,都是讲究读书的,我们的祖先是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所以,老北京的门联里,这类居多,最多的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源头得活水,顺风凌羽翰”(南柳巷35号),“源深叶茂无疆业,兴远流长有道财”(南晓顺胡同16号),“道因时立,理自天开”(南柳巷29号),这三副,前两副都说到了经商之“源”,后两副都说到了经商之“道”。第三副所在的那家,原本是一家当铺,后来当过派出所,不管干什么,都得讲究个道和理。这门联好就好在把道和理说得与时世和天理相关,让人心服口服,有敬畏之感。
将门联作为自己的名片,让人一眼看到就知道院子主人是干什么的,也是北京门联的一个特点,一种功能。比如卖酒的:杜康造酒,太白遗风;洗澡的:金鸡未唱汤先热,玉板轻敲客远来;剃头的:虽为微末生意,却是顶上功夫……
当然,在门联中,一般住户,不在意那些的一语双关,着意家庭的更多,或祝福家声远播,家业发达———
“世远家声旧,春深奇气新”(洪福胡同16号);
“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北大吉巷47号);
或期冀山光水色,陶冶性情:
“圣代即今多雨露,人文从此会风云”(群智巷53号);
“林花经雨香犹在,芳草留人意自闲”(草场三条13号)。
但更多的还是讲究传统的道德情操———
“惟善为宝,则笃其人”(草厂五条27号),讲的是一个善字。
“恩泽北阙,庆洽南陔”(草厂七条12号),诗经里有“南陔”篇,讲的是一个孝字。
“文章利造化,忠孝作良园”(中芦草园3号),讲了一个孝字,又讲了一个忠字。
“江厦勋名绵旧德,山阴宗派辟新声”(西河沿154号),讲的是一个德字。
看门联,要抓紧点儿
遗憾的是,我所看到的,仅仅是老北京门联的一小部分了,不知还有多少精彩的,已经和我们失之交臂。仅就我听说的,原广渠门袁崇焕故居就有:“自坏长城慨古今,永留毅魄壮山河。大外廊营谭鑫培英秀堂老宅有:英杰腰间三尺剑,秀士腹内五车书”。再往前数,在曾朴的《孽海花》里,还记录着保安寺街曾经有过的一副有名的门联:“保安寺街藏书十万卷,户部员外补阙一千年。”此门联民国时还在,曾经让朱自清先生流连颇久。
还应该补充这样几个门联,都是独眼一般半副。一在南柳巷林海音故居对面51号,右边半扇门上,“香光随笔是为画禅”。一在杨梅竹斜街90号,左边半扇门上,“合力经营晏子风”,据说是因为大院里新搬来一户,为了把房子往外扩大一些,就把右边的大门给卸了,换上了一扇小门,便只剩下了这半副门联,这么多年来,让晏子一人孤胆英雄一般独挡风雨。
真的,在越来越多的四合院和胡同的拆迁下,在越来越多的高楼挤压下,我觉得这样的门联快看不见了,或者说要看以后得去博物馆看了。要看得抓点儿紧了。
□肖复兴(作家)
来源:新京报 实习编辑:任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