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尚>文化资讯
《死水微澜》:实现了从川剧到京剧的华丽转身
2011-01-17 11:19: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死水微澜》:实现了从川剧到京剧的华丽转身


川剧《死水微澜》剧照十几年前,川剧《死水微澜》被誉为“川西平原的风情画、黑暗岁月的写意图”,成为川剧改革里程碑作品。如今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根据川剧移植改编的京剧《死水微澜》成功入选2010全国京剧优秀剧目展演,并成为唯一一台由戏曲学校献演的剧目。该剧具有青春靓丽的演出阵容,同时京韵、蜀地风情兼具,艺术风格别开生面,因而备受专家和观众瞩目。

京剧《死水微澜》到底如何实现川剧到京剧的华丽转身?本报理论部特别约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祯、刘文峰、谢雍君、何玉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谢柏梁,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斯奇共同研讨该剧的成功创作经验,为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剧目出新:有“川味”的京剧

记者:《死水微澜》原是川剧,讲述了上世纪初期四川天回镇上少女邓幺姑追求爱情的曲折故事,并一定程度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风云变幻。可以说“川味浓郁”是川剧《死水微澜》一炮走红的关键,却也似乎是京剧《死水微澜》改编的难点。该剧何以破解这一难题?

刘祯:该戏实现了从川剧到京剧的华丽的转身,是一出有“川味”的京剧。它实现移植和转化的过程中,同时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个戏不同于川剧,但又是有“川味”的。因为“川味”是无可剥离的,这正是这个题材所想要表现的内涵,否则该戏所刻画的人物也就不是四川人,改编也就失败了。

何玉人:移植剧目实际上是对戏曲艺术规律的遵循,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的移植剧目的历史。比如《窦娥冤》被多个剧种移植搬演,《牡丹亭》一代一代地被不同剧种演出。同时,任何一个剧目的移植不可能是原封不动地去进行一种置换,移植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通过移植改编繁荣京剧创作,不仅出了新戏、丰富了舞台,还培养和锻炼了新人。这正是该剧的突出贡献。

谢雍君:《死水微澜》是从川剧移植到京剧的,从编导、唱腔、舞台美术等方面对川剧有所借鉴,比如空灵的舞台表现空间,无场次的导演艺术,又如川剧常用帮腔(京剧称为伴唱)推动剧情发展,在京剧《死水微澜》中,川剧原作的帮腔部分基本得到保留。伴唱大量运用到京剧是否合适,我们可以继续研究,但从目前舞台呈现的情况来看,罗德生和邓幺姑这条情感线主要是依靠伴唱来推进、完成的。这成为该剧一个突显个性的艺术亮点。

创作理念:开放、包容、前卫

记者:很多人夸赞《死水微澜》具有勇于创新的艺术胆识,导演田蔓莎在尊重戏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求新、求变、求美,艺术创作理念开放、包容、前卫。在舞台表演、时空把握上是如何具体表现的呢?

刘祯:该戏具有好看性,表现在合理人物关系设置、矛盾冲突等方面。比如邓幺姑与罗德生的爱情,和她母亲邓大娘的冲突等。还塑造了多元身份、不同类型的人物,包括财主、袍哥(帮会组织)、农妇、妓女等。作为一种探索尝试,它在京剧的舞台上是能够流传下去的。

刘斯奇:该剧运用了黑衣人实现时空转换。黑衣人不是剧中的角色,而是在剧中承担搬运道具的辅助人员。他们的色彩与剧目整体黑的色彩相同,因而他们在舞台上搬运道具的运动就有了一种故意隐蔽的意义。同时。黑衣人当着观众的面在舞台上运动,这是对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自觉运用——意在提醒观者这是一种假定的艺术再现,而不是真实生活本身。间离效果贯穿全剧,体现了该剧主创者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戏剧观念。

人才培养: 戏曲高等教育的新范例

记者:该戏导演田蔓莎是当年轰动剧坛的川剧版“邓幺姑”,如今已是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她曾说推出京剧《死水微澜》的目的还是希望通过这样一部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比较突出的作品,给戏曲学院的新人更多的借鉴学习和拓展训练。戏中年轻主角石晓珺、蓝天的表演让人惊喜。女主角“邓幺姑”必须跨花旦、青衣、刀马旦等多个行当进行表演,难度很大。对此,您们怎么认为?

刘文峰:《死水微澜》为戏曲教育提供了一个范例。我们戏曲专业现在的中专教育到大学生、研究生的教育,和原来戏校相比,整体的教学时间较短。

戏剧培养人才具有特殊性,它不像一般的学校招生,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这是年龄的特殊性。还有长期遗留下来的人们对戏曲艺术的歧视,使戏曲专业招生带来难题。我们应该重视戏曲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另外,过去的戏班为什么能培养出一代代人才,重要原因是他们能演出实践大量剧目。上海戏曲学院“以戏带人”取得成功的经验,值得继续探索。

谢柏梁:这出戏的意义在哪里呢?在于戏曲高等教育三个功能的有机统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

我们应当搞清楚戏曲学院和剧院团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都是搞戏,却目的不同,剧团搞戏就是出戏为主,戏曲学院搞戏应当是出人为主。我们进学院搞戏是科学研究就不能怕失败。带着探索的精神,期待戏曲取得新的发展,这是这出戏给我的很大的启发。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有一个坚实的依托,就是拥有自己的京昆青年艺术团,这样,他们的创作就有好的落脚点,剧目创作和培养演员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也是对戏曲高等教育的启发。

中国戏曲教育体系的建设经过60年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目前仍然不完备,比如中国戏曲人物塑造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我们演员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往往技巧有余、内在情感表现力稍弱。这台优秀剧目,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思考空间,戏曲教育教学登上新台阶值得期待。(刘 茜)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死水微澜》:实现了从川剧到京剧的华丽转身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4 13:45  责任编辑: 苏向东

川剧《死水微澜》剧照十几年前,川剧《死水微澜》被誉为“川西平原的风情画、黑暗岁月的写意图”,成为川剧改革里程碑作品。如今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根据川剧移植改编的京剧《死水微澜》成功入选2010全国京剧优秀剧目展演,并成为唯一一台由戏曲学校献演的剧目。该剧具有青春靓丽的演出阵容,同时京韵、蜀地风情兼具,艺术风格别开生面,因而备受专家和观众瞩目。

京剧《死水微澜》到底如何实现川剧到京剧的华丽转身?本报理论部特别约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祯、刘文峰、谢雍君、何玉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谢柏梁,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斯奇共同研讨该剧的成功创作经验,为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剧目出新:有“川味”的京剧

记者:《死水微澜》原是川剧,讲述了上世纪初期四川天回镇上少女邓幺姑追求爱情的曲折故事,并一定程度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风云变幻。可以说“川味浓郁”是川剧《死水微澜》一炮走红的关键,却也似乎是京剧《死水微澜》改编的难点。该剧何以破解这一难题?

刘祯:该戏实现了从川剧到京剧的华丽的转身,是一出有“川味”的京剧。它实现移植和转化的过程中,同时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个戏不同于川剧,但又是有“川味”的。因为“川味”是无可剥离的,这正是这个题材所想要表现的内涵,否则该戏所刻画的人物也就不是四川人,改编也就失败了。

何玉人:移植剧目实际上是对戏曲艺术规律的遵循,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的移植剧目的历史。比如《窦娥冤》被多个剧种移植搬演,《牡丹亭》一代一代地被不同剧种演出。同时,任何一个剧目的移植不可能是原封不动地去进行一种置换,移植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通过移植改编繁荣京剧创作,不仅出了新戏、丰富了舞台,还培养和锻炼了新人。这正是该剧的突出贡献。

谢雍君:《死水微澜》是从川剧移植到京剧的,从编导、唱腔、舞台美术等方面对川剧有所借鉴,比如空灵的舞台表现空间,无场次的导演艺术,又如川剧常用帮腔(京剧称为伴唱)推动剧情发展,在京剧《死水微澜》中,川剧原作的帮腔部分基本得到保留。伴唱大量运用到京剧是否合适,我们可以继续研究,但从目前舞台呈现的情况来看,罗德生和邓幺姑这条情感线主要是依靠伴唱来推进、完成的。这成为该剧一个突显个性的艺术亮点。

创作理念:开放、包容、前卫

记者:很多人夸赞《死水微澜》具有勇于创新的艺术胆识,导演田蔓莎在尊重戏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求新、求变、求美,艺术创作理念开放、包容、前卫。在舞台表演、时空把握上是如何具体表现的呢?

刘祯:该戏具有好看性,表现在合理人物关系设置、矛盾冲突等方面。比如邓幺姑与罗德生的爱情,和她母亲邓大娘的冲突等。还塑造了多元身份、不同类型的人物,包括财主、袍哥(帮会组织)、农妇、妓女等。作为一种探索尝试,它在京剧的舞台上是能够流传下去的。

刘斯奇:该剧运用了黑衣人实现时空转换。黑衣人不是剧中的角色,而是在剧中承担搬运道具的辅助人员。他们的色彩与剧目整体黑的色彩相同,因而他们在舞台上搬运道具的运动就有了一种故意隐蔽的意义。同时。黑衣人当着观众的面在舞台上运动,这是对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自觉运用——意在提醒观者这是一种假定的艺术再现,而不是真实生活本身。间离效果贯穿全剧,体现了该剧主创者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戏剧观念。

人才培养: 戏曲高等教育的新范例

记者:该戏导演田蔓莎是当年轰动剧坛的川剧版“邓幺姑”,如今已是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她曾说推出京剧《死水微澜》的目的还是希望通过这样一部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比较突出的作品,给戏曲学院的新人更多的借鉴学习和拓展训练。戏中年轻主角石晓珺、蓝天的表演让人惊喜。女主角“邓幺姑”必须跨花旦、青衣、刀马旦等多个行当进行表演,难度很大。对此,您们怎么认为?

刘文峰:《死水微澜》为戏曲教育提供了一个范例。我们戏曲专业现在的中专教育到大学生、研究生的教育,和原来戏校相比,整体的教学时间较短。

戏剧培养人才具有特殊性,它不像一般的学校招生,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这是年龄的特殊性。还有长期遗留下来的人们对戏曲艺术的歧视,使戏曲专业招生带来难题。我们应该重视戏曲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另外,过去的戏班为什么能培养出一代代人才,重要原因是他们能演出实践大量剧目。上海戏曲学院“以戏带人”取得成功的经验,值得继续探索。

谢柏梁:这出戏的意义在哪里呢?在于戏曲高等教育三个功能的有机统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

我们应当搞清楚戏曲学院和剧院团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都是搞戏,却目的不同,剧团搞戏就是出戏为主,戏曲学院搞戏应当是出人为主。我们进学院搞戏是科学研究就不能怕失败。带着探索的精神,期待戏曲取得新的发展,这是这出戏给我的很大的启发。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有一个坚实的依托,就是拥有自己的京昆青年艺术团,这样,他们的创作就有好的落脚点,剧目创作和培养演员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也是对戏曲高等教育的启发。

中国戏曲教育体系的建设经过60年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目前仍然不完备,比如中国戏曲人物塑造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我们演员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往往技巧有余、内在情感表现力稍弱。这台优秀剧目,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思考空间,戏曲教育教学登上新台阶值得期待。(刘 茜)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死水微澜》:实现了从川剧到京剧的华丽转身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4 13:45  责任编辑: 苏向东

川剧《死水微澜》剧照十几年前,川剧《死水微澜》被誉为“川西平原的风情画、黑暗岁月的写意图”,成为川剧改革里程碑作品。如今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根据川剧移植改编的京剧《死水微澜》成功入选2010全国京剧优秀剧目展演,并成为唯一一台由戏曲学校献演的剧目。该剧具有青春靓丽的演出阵容,同时京韵、蜀地风情兼具,艺术风格别开生面,因而备受专家和观众瞩目。

京剧《死水微澜》到底如何实现川剧到京剧的华丽转身?本报理论部特别约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祯、刘文峰、谢雍君、何玉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谢柏梁,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斯奇共同研讨该剧的成功创作经验,为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剧目出新:有“川味”的京剧

记者:《死水微澜》原是川剧,讲述了上世纪初期四川天回镇上少女邓幺姑追求爱情的曲折故事,并一定程度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风云变幻。可以说“川味浓郁”是川剧《死水微澜》一炮走红的关键,却也似乎是京剧《死水微澜》改编的难点。该剧何以破解这一难题?

刘祯:该戏实现了从川剧到京剧的华丽的转身,是一出有“川味”的京剧。它实现移植和转化的过程中,同时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个戏不同于川剧,但又是有“川味”的。因为“川味”是无可剥离的,这正是这个题材所想要表现的内涵,否则该戏所刻画的人物也就不是四川人,改编也就失败了。

何玉人:移植剧目实际上是对戏曲艺术规律的遵循,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的移植剧目的历史。比如《窦娥冤》被多个剧种移植搬演,《牡丹亭》一代一代地被不同剧种演出。同时,任何一个剧目的移植不可能是原封不动地去进行一种置换,移植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通过移植改编繁荣京剧创作,不仅出了新戏、丰富了舞台,还培养和锻炼了新人。这正是该剧的突出贡献。

谢雍君:《死水微澜》是从川剧移植到京剧的,从编导、唱腔、舞台美术等方面对川剧有所借鉴,比如空灵的舞台表现空间,无场次的导演艺术,又如川剧常用帮腔(京剧称为伴唱)推动剧情发展,在京剧《死水微澜》中,川剧原作的帮腔部分基本得到保留。伴唱大量运用到京剧是否合适,我们可以继续研究,但从目前舞台呈现的情况来看,罗德生和邓幺姑这条情感线主要是依靠伴唱来推进、完成的。这成为该剧一个突显个性的艺术亮点。

创作理念:开放、包容、前卫

记者:很多人夸赞《死水微澜》具有勇于创新的艺术胆识,导演田蔓莎在尊重戏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求新、求变、求美,艺术创作理念开放、包容、前卫。在舞台表演、时空把握上是如何具体表现的呢?

刘祯:该戏具有好看性,表现在合理人物关系设置、矛盾冲突等方面。比如邓幺姑与罗德生的爱情,和她母亲邓大娘的冲突等。还塑造了多元身份、不同类型的人物,包括财主、袍哥(帮会组织)、农妇、妓女等。作为一种探索尝试,它在京剧的舞台上是能够流传下去的。

刘斯奇:该剧运用了黑衣人实现时空转换。黑衣人不是剧中的角色,而是在剧中承担搬运道具的辅助人员。他们的色彩与剧目整体黑的色彩相同,因而他们在舞台上搬运道具的运动就有了一种故意隐蔽的意义。同时。黑衣人当着观众的面在舞台上运动,这是对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自觉运用——意在提醒观者这是一种假定的艺术再现,而不是真实生活本身。间离效果贯穿全剧,体现了该剧主创者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戏剧观念。

人才培养: 戏曲高等教育的新范例

记者:该戏导演田蔓莎是当年轰动剧坛的川剧版“邓幺姑”,如今已是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她曾说推出京剧《死水微澜》的目的还是希望通过这样一部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比较突出的作品,给戏曲学院的新人更多的借鉴学习和拓展训练。戏中年轻主角石晓珺、蓝天的表演让人惊喜。女主角“邓幺姑”必须跨花旦、青衣、刀马旦等多个行当进行表演,难度很大。对此,您们怎么认为?

刘文峰:《死水微澜》为戏曲教育提供了一个范例。我们戏曲专业现在的中专教育到大学生、研究生的教育,和原来戏校相比,整体的教学时间较短。

戏剧培养人才具有特殊性,它不像一般的学校招生,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这是年龄的特殊性。还有长期遗留下来的人们对戏曲艺术的歧视,使戏曲专业招生带来难题。我们应该重视戏曲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另外,过去的戏班为什么能培养出一代代人才,重要原因是他们能演出实践大量剧目。上海戏曲学院“以戏带人”取得成功的经验,值得继续探索。

谢柏梁:这出戏的意义在哪里呢?在于戏曲高等教育三个功能的有机统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

我们应当搞清楚戏曲学院和剧院团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都是搞戏,却目的不同,剧团搞戏就是出戏为主,戏曲学院搞戏应当是出人为主。我们进学院搞戏是科学研究就不能怕失败。带着探索的精神,期待戏曲取得新的发展,这是这出戏给我的很大的启发。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有一个坚实的依托,就是拥有自己的京昆青年艺术团,这样,他们的创作就有好的落脚点,剧目创作和培养演员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也是对戏曲高等教育的启发。

中国戏曲教育体系的建设经过60年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目前仍然不完备,比如中国戏曲人物塑造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我们演员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往往技巧有余、内在情感表现力稍弱。这台优秀剧目,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思考空间,戏曲教育教学登上新台阶值得期待。(刘 茜)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实习编辑:任爱凡




更多新闻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