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尚>身心健康
食疗+外敷可调治痛经
2010-06-06 09:16:16      来源:广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据《家庭医生报》报道,中医认为,痛经的原因是胞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常见证型有寒凝血淤、气滞血淤、肾气亏虚、气血虚弱等。根据痛经的不同证型可以用不同的食疗方调治。

寒凝血淤证:生姜15克,红糖适量,加入少量白酒,再加入开水冲泡代茶饮。生姜暖胃,红糖温经,加白酒以助药力。

气滞血淤证:益母草30克,鸡蛋两枚,其加水煮蛋。待蛋熟后吃蛋喝汤。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可去淤生新,活血调经。

气虚血弱证:当归50克,黄芪30克,羊肉500克,共同炖汤吃肉喝汤。当归补气和血,调经止痛;黄芪补气固表,温中补虚;羊肉益精气,疗虚劳,润皮肤。

肾气亏虚证:川芎6克,丹参12克,鸡蛋两枚,共加水煮蛋。待蛋熟后吃蛋喝汤。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丹参活血祛淤,安神止痛。

除了食疗外,还可以通过穴位敷贴来缓解痛经。最常见的敷贴穴位就是神阙穴,此穴位于脐部。

痛经最常见证是寒凝血淤证和气滞血淤证。寒凝血淤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经血色黯有血块,畏寒肢冷。可在痛经时将小腹逐淤散(市售成药)3克,用黄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隔日1次,连用3次。气滞血淤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可在痛经时将七厘散、失笑散(市售成药)备1克,用食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隔日1次,连用3次。 (崔轶凡)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