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尚>身心健康>保健
运动防治抑郁症 选择运动需“对症”
2009-11-30 16:39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环球时尚消息:运动有利于心理健康,但盲目运动不科学,因为不同的人适合的运动方式不同。运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结?

职业心理咨询师职冬娜说,人的心理状况、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医学研究发现,运动能使人身体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运动者血液中产生一种让人欢快的物质——内啡肽。

最近,美国医学研究人员通过对1799名男女18年的观察,又一次证实长期坚持积极、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者患抑郁症的危险明显低于不运动者。

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会适应不同的运动,职冬娜给出建议:

情绪状态一:焦虑

对应运动:慢跑、瑜伽、游泳。

焦虑是以反复出现的忧郁不安等为特征的一种情绪状态,还会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比如心慌、出汗、心跳加速等。在这种状态下最好做一些能让身心舒缓,帮助我们静下来的运动项目。慢跑、瑜伽、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

情绪状态二:紧张

对应运动:足球、篮球、排球。

这些项目场上形势多变,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应对,才能取得优势。若能经常在这种激烈场合中接受考验,遇事就不会过于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给工作和学习带来好处。

情绪状态三:抑郁

对应运动:快速跑、网球。

过于复杂的运动项目常使抑郁者感到难以进入状态从而更加悲观自责。所以,当你感到抑郁时,最好选择简单、易于操作、有一定强度的运动,这有利于帮助你转移注意力,走出抑郁的困扰。

情绪状态四:愤怒

对应运动:器械运动、登山、快速跑、网球。

愤怒时可以做一些消耗性的体育运动,负性的能量宣泄掉了,愤怒自然也就消失了。 (记者张未民)

实习编辑:楠楠 来源:新华网


热点TAG


更多新闻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