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十三五”津城百姓最期盼什么?(图)
2016-02-27 08:06:27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十三五”时期,最受市民关注的领域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占比达到34.2%,其次是经济发展,占比为29.3%。(见图1)

  针对天津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市民普遍认为应该是创新能力(29.8%)和宜居环境(28.6%),这两项的占比达到了58.4%,排在第三位的是经济实力(19.5%)。(见图2)

  在经济发展方面,市民大多认为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是首要关注的领域,占比达到32%,其次分别为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8.3%)以及大力发展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18.9%)。(见图3)

  在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市民认为亟须改善的前3位分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城市公益事业发展和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见图4)

  在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市民认为最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29.6%),其次分别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20.1%)和城市现代化与智能化发展(17.7%)。(见图5)

  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空气和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47.7%)成为了市民最关注的领域,加强环境污染信息监测(22%)和提高环境污染违法成本(21.6%)紧随其后。(见图6)

  在社会治理方面,市民认为应该重点关注的前三项分别为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32.8%)、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31.5%)和提高人口管理服务水平(21.1%)。(见图7)

  调查显示,本市居民普遍认为在“十三五”时期,教育领域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该选项的占比达到了45.45%,其次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占21.05%。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的关注度分别为17.23%、10.36%和5.91%。(见图8)

  在医疗卫生领域,市民在“十三五”时期最为期待的是降低就医费用,降低检查和服务费用(41.78%)与降低药价(35.13%)两项问题的比重达到了75%以上,对平衡医疗资源和培养全科医生的关注分别占比15.17%和7.92%。(见图9)

  在保障房建设方面,市民大多认为“十三五”时期保障房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增加保障房的周边配套领域,选择该选项的市民占比达到了40.76%,其次是保障房供给范围适度扩大(39.05%)。虽然90%以上的人认为保障房建设规划仍需改进,但市民普遍对保障房在各区县的分配还比较满意,只有10.49%的人认为需要平衡各区县保障房建设。(见图10)

  在出行难问题上,道路拥堵、存车难、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较少、公共交通智能化水平较低四个问题的所占比重相差不大,分别为28.97%、21.83%、26.12%和23.06%,市民认为在解决交通问题上还是应该统筹兼顾,通过合力来解决出行难问题。(见图11)

  在环境问题领域,雾霾引起了广泛重视,占比超过了一半,达到了53.30%,其次是水污染(24.44%),仅9.25%的市民认为土壤污染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见图12)

  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即将公布。过去五年,天津发生了不小变化,百姓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未来五年,百姓最期盼什么?希望哪些方面得到持续改善?

  为了使“十三五”规划更好地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希望解决的问题,伴随本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市发改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十三五”规划公众建言献策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市民反响热烈,累计收到群众建言15046条,公众调查问卷收回6万多份,其中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发展、民生保障、文化旅游、区域协同、资源环境等方面,而这些百姓关心期盼的内容都会在即将正式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有所体现。

  据了解,此次“十三五”规划公众建言献策活动,吸引了来自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生活背景的各界群众以极大的热情参与进来,既有奋斗在一线的在职人员,也有离退休职工;既有不到20岁的青少年,也有耄耋之年的老者;既有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也有外省市的热心群众。在专题征集建言微博发出仅一周时间内,点击量就超过90万,转发和评论的人数超过5000人。此次活动中开展的“十三五”规划民意调查问卷活动,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超过6万份,教育、卫生、交通、环保是“十三五”市民关注的重点问题。另外,约90%以上的被调查市民不同程度表示出愿意参与“十三五”规划的调研、咨询和评价等工作,充分显示出天津市民参与规划、共建家乡的热情和积极性。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以往相比,此次公众建言献策活动历时时间最长,贯穿了“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全过程,这在天津规划历史上尚属首次。开展此次活动,就是想使社会公众能够尽早地认识规划、熟悉规划、参与规划,使“十三五”规划能够更好地反映百姓的意愿,更加符合实际,更接地气。

  此次建言献策活动除了传统方式征集外,还增加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同时开展了调查问卷、有奖征文、专家访谈、微博专题讨论、实地调研等多种活动,广泛征求公众对“十三五”规划的建言。最终通过微博、微信和电子邮件等新媒体收到的建言占总建言数的75.5%。在征集建言的内容中,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与核心问题、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与热点议题等,都成为公众建言重点。市民群众结合自己关心的问题,有的通过三言两语、有的通过调查报告,纷纷为“十三五”规划献计献策,提出的建言内容翔实,部分措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操作性。特别是一些专家学者,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研究经验和天津发展实际紧密结合,从加快建设美丽天津和实现城市定位出发,提建议、出思路、想措施,在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为及时、准确地处理好大量建言信息,活动办公室按照建言内容类别专门建立“公众建言数据库”,将建言信息逐条、逐项登记、分类、整理、归纳和存档。一方面将优秀建言在网站、微博和公共微信上刊登,同时对优秀建言及时研究分析,从建言中理思路、找问题、查原因、定措施,把重点落在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促进规划编制、如何加快推动天津发展的建议和意见上,并将问卷调查分析情况通过简报及时向规划编制部门反馈。创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加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帮助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水平等多条建议被“十三五”规划《纲要》吸收采纳,还有大量优秀建议在专项规划、区县规划中体现。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天津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