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孙婧)市民孙立强望着自家新楼的方向,兴奋地说:“这就是我的家,60多平方,一家人住在一起特幸福……”春节前,家住佳大尚都H栋的孙立强一家作为佳大尚都第二期的回迁户,通过棚改项目实现了盼了多年的安居梦。
与孙立强一样,前进区四海鲜地段第一户签了协议的阴法春,安居梦也即将实现。十二五期间,有许多像孙立强、阴法春一样的棚改区居民,享受到了棚改项目带来的实惠。不用再忍受冷屋子,不用再操心煤价多少钱一吨,夜晚为家人等候的灯照亮了一张张幸福的脸庞。
棚户区,被喻为城市“伤疤”的地方,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佳木斯市住房保障局等相关部门正逐渐治愈伤疤。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佳木斯市棚户区存量大,现存棚户区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存在房屋年久失修,室内配套设施不全,基础设施严重缺失,环境脏乱差等情况,棚户区群众改造意愿十分强烈。
全市共有棚户区30.89万户、2281.82万平方米等待改造。其中:市区棚户区18.67万户、1433.34万平方米;外县(市)棚户区12.2万户、848.48万平方米。在“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将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和政府“一号工程”,连年不懈地组织实施改造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棚户区居民人居条件及城市面貌取得巨大提升。2011年至2015年,佳木斯市共计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为11.96万套、738.44万平方米。
通过强化信贷支持,助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努力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佳木斯市更加注重借力金融政策支持,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继续保持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信贷支持,以缓解资金压力。
严格规范管理,落实工程质量责任。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质量与安全,严格履行工程建设、项目监理招投标等必备程序,明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主体责任、终身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每个项目都将开发单位、项目法人代表,承建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和负责人,在工地醒目的位置向社会公示,尤其突出工程质量监理监管责任的落实。
推进工程进度,加快施工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完成配套设施建设,指导施工单位科学安排、精心施工,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开足马力,上足人力、机械,加班加点,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按时间节点要求落实进度。
完善住房保障对象审核机制。为使分配工作公开透明,市住房保障局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对象审核机制,由住房保障、社会保障、财政、民政、公安等部门,统一建立了全市“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信息系统”平台,对保障对象各项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并及时更新数据,在每次发放各种补助资金时,进行全面筛选,避免了准入、审核、复核时出现漏洞,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