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翰露
出生于1988年的陕西小伙刘红兵不曾想到,自己来到大上海,竟会做了曾经“看不上”的建筑工人。“但我做的建筑工跟以前想的不一样!是在车间里看图纸、操作机器,不是在外日晒雨淋、搬砖吃灰。”
刘红兵的经历并非个案。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在上海市住建委相关机制调整的激励下,上海装配式建筑的年落地量、年构件产量已经翻了十倍有余。正是“装配式建筑”等政策、技术的广泛推行,让工地更文明整洁,让施工更高效有序,让城市更美丽宜居; 让越来越多像刘红兵一样的年轻人,积极投身这个传统的脏、累、苦行业,亦让这个“最传统”行业,迎来转型升级的契机。
装配式建筑落实量连年翻倍
刘红兵在上海市住总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车间工作,2006年入行,如今已是车间负责人,日常工作是看图纸、拼模具,再操作机器浇筑成型。2600平方米的车间,50名工人,每年出产的异型构件产量达10万平方米。生产出来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被运送到各个工地上;由吊装工负责安装。
同龄的江苏人孙栋杰,是万科集团一名年轻的工程项目负责人。“去年我负责的张江翡翠公园项目一期标段,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他说,“万科投入装配式建筑多年,过去上海市场只有4家构件厂;这几年至少翻了三四倍。”近年来,万科集团在上海的全部住宅项目,都开始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
市住建委副主任裴晓介绍,近年来上海不断加大装配式建筑推进力度,建筑工业化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上海出台的《关于推进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土地出让环节即落实装配式建筑和预制率要求,并对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商品房项目给予多重政策优惠和补贴。
至2015年,全年落实装配式建筑达到610万平方米,预制构件年产量达到500万平方米,另有500万平方米在建。技术上亦有突破,城建实业集团建设的松江佘北大居项目预制率达到80%,领先全国。
两年项目至少提前三个月交付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董事长秦云从实践给出答案:减少施工现场用工、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强度、节能降耗、提高综合效益,还能促进建筑业与先进的制造业、信息业深度融合。
刘红兵和孙栋杰都深有感触。“叔伯辈也有人出来做建筑工,他们的工地上脏乱差,楼层高了还有危险。”刘红兵说,而“搭积木”式的装配式建筑,不仅不怕风雨,更让工地干干净净,粉尘、泥浆等污染物大大减少。市民最头疼的“工地扬尘”问题,在装配式建筑工地上几乎看不到。
“我们是在车间里造高楼大厦。”孙栋杰说,正因为构件全在车间生产,其质量稳定、有保障,超过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工地现场操作。而且,采用装配式技术,窗玻璃和窗框可以从出厂时就结为一体,比现场安装更少渗漏;一些企业“定制”带有面砖的建筑外墙,保温层等质量好不说,面砖本身可在车间用混凝土浇筑,减少了脱落的风险。
工期和人手,更是大有不同,所需的现场人工要减少30%,对天气依赖也少,“两年的项目,至少可以提前三个月交付。”孙栋杰说。
市住建委主任顾金山说,“随着上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上海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建成绿色宜居美丽城市的重点工作。”
新建建筑原则上全部“搭积木”
建筑行业内,更习惯把装配式建筑及其带来的改变,称为“建筑工业化”。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徐征认为:“这将是我们行业必然的发展方向。”
建筑业曾被公认为最传统的行业。工地“大工”做木工、打钢筋,“小工”被戏称为“搬砖”,都是重体力劳动。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调整和生活水平提升,这样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吸引不到人。目前,“大工”的日薪已经涨到300元。对建筑行业来说,藉由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绿色建筑等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当前装配式建筑还存在一定增量成本,但随着人力成本增加,能够改善工人待遇和产出效率的装配式建筑,未来必将成为行业的主流选择。 下转◆6版 (上接第1版)上海建工、上海城建、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都已搭建起自己的装配式建筑生产体系;装配式建筑的集中培训计划和实训基地,也已有序地建立起来。
就在今年,“十三五”开局之年,上海提出在全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新建建筑项目,原则上将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顾金山表示,市住建委将继续联合相关部门,形成合力确保装配式建筑项目推进,同时坚持技术先行,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在不同结构体系中的应用; 促进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从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技术水平等方面,系统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