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人艺造“牌坊” 京味藏不住
2015-12-26 04:57:04
 

《牌坊》剧照。

  本报讯(记者牛春梅)很多人对中山公园的汉白玉牌坊都不会陌生,但牌坊后面的故事大概知道的就不多了。12月24日,北京人艺今年的收官之作《牌坊》将其背后故事搬上了首都剧场的舞台,也为那些有风骨有气节的手艺人立起了一座“牌坊”。

  一个小院能容下多少风雨?能上演多少风云变幻?北京人艺擅长讲小院故事,而这次小院有了更大的情怀。《牌坊》围绕着清朝末年的一段历史展开。腐朽无能的清政府为保住慈禧性命,使政权苟延残喘,要为在1900年义和团事变期间,被清军枪杀的德国公使克林德修建一座纪念碑式的汉白玉石牌坊,修建牌坊的任务落到了当时京城“八大柜四小柜”之首的茂兴营造行身上。修与不修,掌门人蒯鹤年以及整个家族陷入了内外交困中。家族的命运与民族的兴衰让该剧的戏剧冲突扣人心弦,剧中既展现了一段民族血泪史,又描写了一个手艺人家族的传奇,可以说《牌坊》在讲北京故事的同时,也讲述了北京的历史。

  先是一阵熟悉亲切的京韵大鼓响起,一下就把观众带入了老北京的时光。大幕拉开,舞台上是个精致的四合院,院里种着柿子树,摆放着鱼缸,背景是高高的、茂密的老槐树。这样写实的景致如今大约也只能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看到了,该剧舞美设计李果介绍说:“剧中我们设计的是三进院子的第二进,旁边附带有侧花园。观众可以看到正房、厢房、垂花门,正房的耳房、厢房的耳房以及抄手游廊。虽然在舞台上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真实房子的高度去建造,但严格按照透视原则,展现了建筑的美感。”地道的设计配合随剧情变化的灯光,所营造出的氛围足以将观众带回剧中的年代。

  该剧由刘进元编剧,杨立新执导,两位都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我们爱北京、爱北京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我们不但爱,我们更愿意表现她。”导演杨立新说。刘进元更是在剧中寄托了自己对老北京城的无限留恋,“我在戏里写了老北京,更写了老北京的手艺人。他们不是英雄,但有着春秋大义。剧中每个人没有正反之分,他们身上都有我想表现的这种情义。”刘进元说。

  无论是当演员,还是当导演,杨立新的作品向来讲究精雕细琢,可以说他也是一个舞台上的“手艺人”。《牌坊》的演员里没有大明星,在杨立新的精心雕琢下却显现出“一棵菜”的和谐。无论是年长的“老人艺”王刚、龚丽君、兰法庆等人,还是进院没多久的年轻人,都彼此照应、扶持,让这个感人的故事更可信。演出前,演员们就表示杨立新对大家要求非常严,一个调度、一个动作来十几遍都是常事儿,而大家也非常乐于被他“雕琢”。

  据悉,《牌坊》的演出将持续至1月24日,横跨整个新年档。

  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