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生 蒋颖如 记者 施晨露)由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大学主办的《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出版座谈会昨天在锦江小礼堂举行。
该书核心内容依托深受“90后”大学生欢迎、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大国方略”课程,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切入,探讨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之路如何走稳走好。全书以“方略”对大国的重要性出发,分章探讨了九个主题,包括当下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中国梦演化为世界愿景、中国成功对世界的意义、中国崛起对全球格局的影响、以中美关系为主轴的大国格局、“一带一路”的地域政治效应、高铁战略的优势和支撑、中国创新面临的知识产权博弈和中国文化重建及其对人类的价值。该书7月正式出版,入选“解放书单”,并成为今年上海书展主题出版的焦点图书。
“给读者一双眼睛,看懂中国。”谈到《大国方略》编写目的时,该书主编、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说,《大国方略》引导读者掌握一种历史的大视野,而非简单地从西方的视角看中国,在论及中国道路时,强调中国特色对人类保持多样性、历史葆有开放性的意义,希望读者能超出微观与当下的狭义眼界,把握中国整体进步的历史脉络;其次,该书从多学科的眼光看中国,充分发挥团队教师和多学科优势,让不同学科的视野、理论和方法成为读者看懂中国、理解中国发展不同特点的有效工具。顾骏介绍,在即将开始的冬季学期中,该校将继续开设“大国方略”课程,并组建新老结合的教学团队推出第二门面向本科生的通识课程“创新中国”,12月25日正式开讲。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苏长和认为,《大国方略》 很好地处理了“一”和“多”的关系,“一”是核心价值观、主流文化;“多”是从不同角度补充“一”的内涵,形成协奏曲般的效果。上海大学终身教授邓伟志认为,《大国方略》的出版恰逢其时,书中提出的40个问题正是当前中国在发展中的疑点、难点。上海大学党委书记罗宏杰指出,“大国方略”作为一门课程试验,回答了思政教育讲什么、谁来讲的问题——十多位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同一问题,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视角,每堂课都有4位老师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大国方略》一书的出版与课程相得益彰,是教学理论、教学经验传播的良好载体。
座谈会上,上海大学出版社还向高校学生、驻沪武警部队、上海图书馆及部分区县图书馆等单位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