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农民培训要打破常规
2015-11-06 08:14:51
 

  近年来,本市农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使得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眼下正值秋冬,最忙碌的时节已经过去,正是农民“充电”学习的好时候。近日,记者下乡采访了解到,随着多年来培训工作的深入实施,农民朋友也对学习新技术、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有了新的期待。

  当下,生产内容日益广泛,农民群众已不满足于发资料、办培训班、讲课等方式,而是期待更加“精准”的培训,比如围绕产业分类指导,按照需求因人、因业施教,满足不同农民对科技培训的要求。在培训形式上也要有所创新,可以综合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微信、报纸、杂志等手段,利用田间学校、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技能培训。

  笔者注意到,目前给农民做培训的多是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由于听课群众水平不一,个别农民有时听不懂。因此,一些农民也希望他们身边的种植能手能出来给他们讲一讲。这样的“土专家”不一定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最实用的种植技术,同时也最了解身边农民朋友的需求,用农家话把技术简单化、通俗化,更容易让农民学得有趣、听得入心。

  此外,还应给农民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农民朋友在长期的种养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培训,的确为他们解决了相当一部分技术难题,但渠道还可以再拓展,比如定期开展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交流会,让农民群众有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了解身边的人怎么养、怎么种,更利于提高技术、少走弯路。

  除了会“种”会“养”,农民更需要学会如何“闯市场”。因此,在过去侧重技术、知识培训的基础上,还可以把管理、经营、营销纳入培训内容中,在资金、信息、产品流通等环节上做到培训“一条龙服务”,指导农民将生产与销售衔接起来,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天津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