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10月30日电(记者李丹)一曲高亢的苗家山歌后,音乐响起,在场的所有人在身着服装村民的热情邀请下牵起了手,和着音乐围着篝火一同跳了起来。苗寨的上空被熊熊的篝火映得通红,音乐声和欢笑声让苗寨沸腾了起来。
来自上海的游客潘庆华陶醉在这样的乡村景象中。为了体验与城市里不一样的风情,他带着一家人跨越近两千公里,翻山越岭来到位于武陵山区的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古朴、神秘、原生态,太有感觉了!”他说。
武陵山区是中国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聚居区。随着中国政府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国内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这个昔日封闭落后的山区正在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为当地贫困村民带来收入。
位于武陵山区腹地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3万人口中侗族人口占近八成。作为侗族聚居地,这里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典雅别致,高耸入云的钟鼓楼颇有气势,跨河而过的风雨桥情韵迷人,连绵的武陵山脉环绕其间。
通道侗族自治县副县长蔡迪文说,目前通道县正在举全县之力打造“中国侗族文化体验第一城”。“政府已经投资了5000万元为重点打造的皇都侗文化村新建了停车场、游步道、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他说,“去年来这里游客有20多万,今年截至目前已经达到了50万人次。”
通过参与民俗表演和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以前去沿海发达地区打工的村民如今在家门口也能有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的年收入。
随着中国一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在靖州地笋苗寨取景拍摄,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变得异常拥挤和热闹。65岁的苗寨村民李才洲坐在篝火边,看着一旁手舞足蹈的游客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国庆长假来我们寨子里的游客比以往都多,村里做的最差的一户5天也有七八千块钱收入。”李才洲说,“不光中国人来,还有外国人来。我家里还接待过美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游客。”说着,李才洲从衣服内里掏出一张5万元的印尼卢比,“看,这是住在我家里的印尼游客送的。”
为了将家里的木房子改造成乡村客栈,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李才洲去年一次性投入了2万元钱,改造了厕所、浴室和客房,当地政府补贴给了他6000元钱。“客房里的被子、床都是新买的,条件比以前好一点。为了让客人更多些,这笔钱花的值得。”他说。
“这几年我们靠旅游开发,乡亲们有了收入,日子越过越好。”地笋村支书吴才珍扳着手指说,去年村里接待游客16.6万人次,如今,村里已有二十几户农户办起了农家旅馆,买上了小轿车……
为了让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更有效率,今年10月国家旅游局启动了《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说,《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规划》以帮助武陵山片区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将以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为导向,科学地设计不同实际情况下实现旅游扶贫的不同路径、载体,为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绘制好蓝图。
“边远地区、落后地区通过旅游脱贫致富是可再生的、造血式扶贫,即找到了产业,符合精准扶贫的要求,又培养了村民的技能。”蔡迪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