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0月8日讯(通讯员 米承实 赵斌 记者 乔伊蕾)“卖镇尺、烟斗等工艺品收入4.1万元,奇石收入2.2万元,还有近10万元货被预订,今年纯收入15万元不成问题!”今天,收到怀化市区客商一笔4800元的镇尺货款后,辰溪县一名工艺品销售老板杨文武高兴地告诉记者,如今不吃“礼品饭”,日子过得更舒心。
杨文武今年52岁,2002年下岗,为了维持生计,他在辰溪县城的胜利公园门口开了一家南杂店,但生意一直不好。直到2007年,他看到辰溪火炕鱼、腊肉、干牛肉、茶油等土特产走俏,开始改做辰溪土特产买卖,因为商品品种特别全、质量特别好,那些去市里、省里办事,跑项目、跑资金的单位、客商,都会光顾他的小店,店铺生意越来越好,老杨渐渐名声日隆,大家都管他叫“礼品哥”。
“那时社会风气不好,到外面争项目、争资金,都要拿土特产、土礼品‘开路’。特别是到了端午、中秋、春节等节假日生意更是火爆,一般的单位都会来我这里买,买完都开的公家发票。过去一般年份纯收入有十五六万,好的年份有二十多万。”当上“礼品哥”,杨文武其实挺无奈,他是一名老党员,虽然自己赚了钱,但对于这些不正之风他心里并不认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辰溪县不折不扣执行中央、省和怀化市有关规定,狠刹“四风”,厉行节约,“三公”经费大幅下降,公款送礼之风明显收敛。
2013年4月,“礼品哥”杨文武感到风气开始转变,生意明显转凉。他果断转行,关闭了土特产店。此前他囤积了一批阴沉木和楠木,又经常到溪流河川寻觅奇石。经过多方考察,他聘请了3名工人,做起了加工佛珠、手链、仿古桌椅等工艺品,产品供不应求,当年纯收入就达到了11万元,奇石卖了3万元。
“现在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搞收藏的很多,而且都是个人掏腰包,不违规,这种生意才能做得长久呀。”杨文武笑着说,如今大家该改称他为“艺术哥”了。据统计,辰溪县2013年“三公”经费比上年下降10%,去年比2013年下降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