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生物酵素产业诞生记
2015-05-19 03:41:00
 

  原标题:生物酵素产业诞生记

  在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有一个年生产各种生物酵素8000吨的公司――京福龙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主要将生物酵素应用在农牧业生产中,解决了多年来农药、化肥过多和抗生素滥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老大难问题。

  公司董事长孙文彬说,创新其实很简单,技术加上资本再加上市场需求,就会带来创新创业的新机会。

  数以千次试验,生物酵素研究有了突破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农业问题,要求在农牧业生产上实现“降肥、减药、稳产、增效”。

  我国已有系列生物酵素产品问世,并开始应用在农牧业中。它的发明人是76岁的中国生态学会理事、原厦门大学连玉武教授。40年来,他先后主持、参加各级科研项目21项,其中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他曾结合教学,对生物酵素进行过近20年的基础研究。

  2001年,他退休了。查阅多年整理的有关“酵素”技术方面的一大箱子资料时,他再次萌生了继续这项科学研究的想法。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积累,经过长达一年多数千次的试验后,连教授和他的团队终于找到了各个菌种的驯化方法,使多种菌共生成为现实。又经过两年的努力,在“复合菌种”的“筛、选、驯、扩、配”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成功做到了多种有益微生物菌群共生于一体,在生物技术开发上有了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家生物酵素研究的空白。

  戏剧性邂逅,带来了生物酵素在农牧业上的试验

  2011年4月的一天,连教授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叫孙文彬,在北京从事房地产开发。一天,因为应酬,他酒喝多了。一位朋友给了他一支没正式上市的口服液,说是可以解酒。果然,饮后10分钟,他从酒醉状态中快速清醒过来。于是,他开始寻找这种产品,准备投资开发。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他追踪到了厦门大学。这种产品,就是连教授研究的一种生物酵素制品。

  2011年6月,孙文彬联合连教授在厦门市成立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

  为了完成植物类、动物类酵素产品试验,孙文彬与连教授一道身背电脑、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设备翻山越岭,上山下乡,足迹踏遍十几个省区。到2014年,连教授与合作者向国家申报了9项发明专利,目前获批3项,包括植物精华酵素、动物酵素、人体综合活性酵素。这三项发明专利表明,我国已取得了生物酵素开发的自主知识产权。

  迟到的新技术,带来了农业健康发展的新希望

  春华秋实,20年潜心研究,10年持续开发,如今硕果满枝。在连教授的技术支持下,孙文彬已投入3亿元,用于生物酵素技术的持续研发和生产。

  目前,生物酵素带来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全新革命。依托植物酵素技术,公司先后开发出酵素茶、酵素蔬菜、酵素水果等,陆续出现在市场上。

  自2011年以来,孙文彬和连教授把用生物酵素替代“抗生素”列为攻关课题。为方便研究和实验,2012年,他们将公司迁至哈尔滨市。历时两年多,投入近4000万元,在十多个省区,进行了大面积实验,取得了437个生产实证。通过研究和实验,首次在养殖业中实现了用酵素产品全程替代“抗生素”。

  2014年,国内第三方机构“普尼测试”对送检的“无抗猪肉样品”和“无抗鸡蛋样品”进行检测,没有检测出相关抗生素及有害微生物。如今,酵素原粮、无抗肉蛋产品进入市场,成为消费者欢迎的安全食品。(本报记者梁 捷)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小微

来源 | 光明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