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田间新课堂传递农民创业“金钥匙”
2015-05-09 07:24:10
 

  本报牙叉5月8日电 (记者刘笑非况昌勋)“这一刀割得好!角度力度都恰到好处,有割胶能手的风范了!”近日,在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南洋村的橡胶林中,村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这是一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所带来的新气象。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简称热科院)在白沙开展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旨在提升当地农民专业技能水平。

  “不管是天然橡胶,还是瓜菜、水果、畜牧,每一次培训都是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整个产业链展开。”热科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高秀云说,同时,突出了“创业”,教授创业技能、普及创业知识,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创业就业或扩大产业经营规模,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在已结业的生产经营型农业创业培训班上,许多农民思想观念转变的速度,让不少专家吃惊。

  “有次培训班结业后不久,我们有些专家接到了电话,有个学员不顾家人劝阻,执意要砍掉家里的橡胶树,当我们赶到村里才知道是闹了误会。”高秀云说,原来一些农民决定砍掉已经老化的橡胶林,发展经济价值更高作物。

  带头砍树的是儋州市那大镇侨南村党支部书记邵向辉。“不仅把树砍了,还拆了家里的猪圈,发展乡村旅游,有舍才有得。”邵向辉说,生产经营型农业创业培训班让自己的视野开阔了,放弃污染较大的养猪场,发展起依林而建的农家乐;砍掉老化的橡胶树,种上新品种菠萝蜜。

  从去年开始,“阳光工程”改名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变化更深层的是在“名字”背后。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黄正恩说,“阳光工程”是扶贫式的、普惠式的,侧重于基础性技能培训,历经10多年的发展,海南农业需要高素质农民,培训也要随之改变,后者更侧重于更高的农业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等知识。

  海南农业凭借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优势,在短短20多年时间内,冬季瓜菜、水果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全国冬季的“菜篮子”和“果盘子”。然而,经济进入新常态,人们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来自省外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粗放发展方式成为我省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

  目前,省委、省政府将品牌农业列入我省农业发展战略,每年设立1亿元以上专项资金,推进农业品牌化。新常态下的新农业需要新农民。为此,我省印发了《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计划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去年10月至今,热科院在东方、儋州、白沙、屯昌等地陆续开展了6期生产经营型农业创业培训,及两期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训,累计培训306人、4800余人次。

  农民思想的转变大大促进了海南淘汰或减少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低的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腾出的“笼子”换来了一批“好鸟”。减少生猪,增加蛇、龟、黑山羊等特色养殖,扭转了畜牧业的颓势;减少十几万亩甘蔗,换成桑蚕、水果等作物,亩产利润提高了10倍。


编辑:小微

来源 | 海南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