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合肥5月2日新媒体专电(“新华视点”记者汤阳)一直以来,非法采砂行为严重威胁淮河河道安全。近日,记者在淮河安徽段走访发现,经过一年整治,一度难觅踪影的采砂船,又大量出现在淮河干流河道。
2014年9月,安徽省启动了淮河河道采砂集中整治活动,力图实现3个月内“非法堆砂场全部取缔、采砂机具全部拆除封存”等目标。然而,近日记者走访时发现,大量采砂船在河道内作业。
“2014年专项整治后,900多条船中80%拆除了采砂设备,河面上一度难见到采砂船踪影,但现在基本上已全部恢复了。”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水政科副科长王显生无奈地说。
周围村民孙大哥说,因为附近市县建筑工地河砂需求量大,春节前后非法采砂船就陆续回到焦岗河段。“过去离大堤有500米的行洪区,现在只有100多米了,水面下被打得尽是陡坡,都是这几年‘喝砂喝的’。”孙大哥说,“这几天船也是越来越多。”
历时3个月的专项整治成效为何成了一阵风?非法采砂行为为何“一查就严,一放就松”?
据记者了解,淮河采砂管理,采取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具体工作是由沿淮县区辖区内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公安、海事等部门联动。然而,实际情况是各部门各管一段,甚至相互推责扯皮。
水利部门是牵头部门,却没有权利对非法采砂设备进行强拆;河道管理局权限为堤坝、堤防安全,“旱鸭子”管不了水里,发现情况只能逐级上报;公安部门也“吐槽”:其只能在自己辖区内执法,而共管河道水域多以河道中心划界,对于跨界逃窜船只,多数时候只能“望船兴叹”。
至于海事部门,记者采访中被告知,巡查范围主要是船只检验登记手续是否齐备、驾驶人是否有资质、是否偷逃规费等。但记者查阅《安徽省淮河河道采砂管理规定》却发现其中明确规定,交通运输(航道、海事)主管部门负责采砂、运砂船舶的管理,依法打击证书不齐全的船舶从事采砂、运砂作业,以及超载运输等违法行为。
在松散、互相推责的管理之下,非法采砂船主对于巨额利润的追逐,是采砂船大量反弹的又一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