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早在2006年3月22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三位美国参议员科本、葛拉罕与舒默提出的对中国商品征收27.5%惩罚性关税议案之事,进行了他们首次访华后的非官方对话。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不同寻常的对话,我也就是那位被《华盛顿邮报》翌日报道的“一位身着蓝色衬衫的学生则将矛头指向参议员问道,这些支持惩罚性关税法案的议员究竟有多少人参访过中国,许多美国人其实对中国的内部实况根本不了解”的中国年轻人。
这次对话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三位参议员颇具风采的演讲令人欣赏,但笔者深感遗憾的是,他们只是首次去中国,而且对中国乃至中美关系的理解还有待加深。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多层了解,才有益于中美双方乃至世界长期友好。如此议案若通过,必使得中国许多原来对美国怀有好感的年轻人,及最支持提升中美关系的社会精英完全改变对美国的态度,为中美未来潜在的战略合作埋下隐患。对华政策“强硬和咄咄逼人的态度”无益于中美长期发展战略,对华态度“审慎的反思”才有助于双方的根本利益。
贸易保护主义压力明显加大
在美期间,笔者曾亲历大选,2008年11月4日选举结果揭晓之日,笔者没在华盛顿,也没前往芝加哥现场,而是从华盛顿驱车前往佛罗里达,途经当年非裔作为奴隶登陆美国的首个重要海滨城市——萨瓦纳,这里没有华盛顿和芝加哥热闹的场面,但零零散散地看到三五成群的非裔手里举着“奥巴马”的牌子,喊着“奥巴马”的名字……笔者预料:奥巴马赢定了!当时,笔者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新政府与中国的关系会怎样?他们是否也没去过中国?真正了解中国吗?